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全国很多省份都要面对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缺电。特别是我们广东,一方面由于工业企业众多,一方面又要依靠西电东送,因此形势就更为严峻,而东莞早在4月份的时候就感受到了用电的压力,那么,是否真的如媒体报道的一样,东莞出现了“电荒”,目前我市的供电形势究竟怎样呢?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苏建英是一家啤酒包装材料企业的经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每年一到夏季,订单就会大幅增加。而这个时候也正是用电高峰期,因此,每年苏建英都对用电形势非常关注,同往年相比,今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紫泉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建英:“今年主要从4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明显地感到用电上有压力,其中的表现就是我们错峰用电,我们在星期天和星期一是供电局给我们规定的错峰用电的时间。” 用电紧张提前了近三个月,为了不耽误生产进度,苏建英一方面遵守供电部门安排的错峰安排,另一方面积极调整企业的生产计划。 紫泉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建英:“不至于我突然的停掉,因为我突然停掉的话,损失比较大,因为我这个印刷,主要是烘炉,你突然停电了,我这个铁在炉子里转不出来,会烧焦的,这样损失会很大的。” 从今年3月份开始,浙江、湖南、重庆和贵州等省市相继出现电力紧张、电煤储备下滑的问题。目前,“电荒”正席卷南方各省,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这次“电荒”是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而且其严峻程度“尚未探底”。 经信局电力能源科副科殷彦斌:“我们国家包括很多个省,由于就是煤电,可能上网电价跟燃料价格的问题,等等之类的原因,可能造成他们出力减少,所以导致了一些紧张的状况,但是在我们市来说,导致用电紧张的状况,可能跟我们电网建设的关系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加工制造企业众多的东莞来说,每年一进入第三季度,都会面临用电形势紧张的问题。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企业普遍减产,东莞用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裕”。然而,今年由于电网改造和电源性缺电,我市供电又回复紧张的态势。 经信局电力能源科副科长殷彦斌:“为什么我们感觉今年缺电那么严重呢,我觉得可能是2009年跟2010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可能当时就没有那么严重了,所以显得今年就感觉特别严重。” 根据供电部门提供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用电量246.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3%;上半年全市最大负荷缺口93.57万千瓦。2011年上半年用电量254.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4%,最大错峰负荷144万千瓦。 经信局电力能源科副科长殷彦斌:“用电量我们2009年跟2010年甚至是负增长的,今年可能,因为前两年的基数稍微低一点点,所以今年我们增长的稍微快一点,但也保持在5%左右,也没有说像前几年那样两位数增长,也没增长的那么快。” 市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主任叶建新:“从鲲宝线一开始提出来的方案,就甚至是开一停六,原来的方案,到后来通过优化施工方案,还有经过协调多方,去解决这个电源,还有解决电网的运行方式,最终还保住了不突破开四停三。” 那么,根据目前的紧张,东莞是否已经到了电荒的地步?对此,市经信局电力能源科副科长殷彦斌做出了解释。 经信局电力能源科副科长殷彦斌:“外界说我们今年的用电形势是最严峻的,这种说法呢,我们是觉得不正确的,怎么说呢,首先从供电局提供给我们的一个统计数据来说,2005年我们的最大用电缺口达到191万千瓦,然后2006年我们的用电缺口是208万千瓦,然后2007年我们是172万,2008年我们达到205万千瓦,就是2009年我们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我们的用电需求减少了,所以2009年没有因为用电缺口而进行错峰,但是到了2010年,我们因为经济复苏,我们最大的用电缺口达到94万。” 我省的用电基本上依靠西电东送,每年除了机组检修和电网改造所造成的结构性缺电之外,还受到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今年内地一些省份的持续干旱也成为电源紧张的一个原因,同时,煤炭价格一路上扬,火电企业成本增高,也导致了发电企业出力不足。面对这种种因素,供电部门也是从省网和地方电厂同时着手,竭尽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在供电系统内一直存在着一个共识,那就是煤电价格体制上的“剪刀差”,由于煤炭价格和上网电价采取的是两个不同的定价体系,导致了煤电企业承担较大的成本压力,这种体制上的困扰也成为煤电企业出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市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主任叶建新:“比如说电厂,如果是煤机的,油机的,燃煤不够,或者说燃油不够,水电等,水电厂又要看水位,水量,它也有一个枯水期,丰水期,这个大的层面就是电源方面的制约。” 对于东莞而言,80%以上依靠省网供电,本地发电机组供电量只有10%左右。因此,省网一旦受到“西电东送”量的影响,东莞就会随着受影响。 经信局电力能源科副科长殷彦斌:“做好一个用电的供需形势的预测,就是通过及时地跟我们供电部门沟通,及时掌握一些信息,包括我们要做一个周报,月报啊,半年报啊之类的,及早地摸清我们的供电形势,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计划。” 按照每年的用电计划,省网都会给各地区一定的用电指标。今年迫于严峻的用电形势,省网给东莞增加了80万千瓦的用电指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电紧张。 经信局电力能源科副科长殷彦斌:“这个80万千万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按照我们市的实际情况,如果是80万千瓦的话,我们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减少错峰轮休一天。”
同时,为了提高本地电企的积极性,市财政补贴本地电企5200多万元,鼓励虎门沙角电厂和东兴电厂顶峰发电,有效缓解了20多个镇街的用电负荷。另外,500千伏鲲宝线工程已经完成,成为粤东窝电输出的第三通道,750万千瓦的增量,使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受益匪浅。 经信局电力能源科副科长殷彦斌:“为了及早做好网络的建设,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提前把电网建设好,所以一些工程,包括刚才说的鲲宝线的工程都是为这些来做准备的。” 现在传统的高峰期即将结束,从目前的用电负荷来看,似乎并没有达到“荒”的严重程度。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所谓的“电荒,”,会年年出现,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我想除了电网改造这种结构性因素之外,目前的煤电价格形成机制也构成了用电形势紧张的一个重要的体制性因素,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最后,我们也希望全社会能够提高节电意识,每个人一天省一度电,累计起来就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庞大数字。 |
[东莞中小在线 http://www.sme07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