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资产健康,再融资不可怕


   我国上市银行资产健康,再融资压力远比美债压力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8月2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证券日报》副总编辑董少鹏做客节目,点评财经热点。随着工行和农行的半年报今天公布,五大国有银行的中期业绩是悉数亮相,在利息净收入增长,中间业务大幅增长两大引擎的推动之下,五大国有银行都交出了亮丽的中考答卷。五大银行上半年净赚了3620亿元同比增长了32.15%。董少鹏认为,目前总体上应该对银行资产的质量保持充足的信心。

  董少鹏:总体来讲,目前大盘指数的平均市盈率是11.72倍,银行股市盈率是6.87倍,五大行上半年净赚3千多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业绩可以说非常可喜。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阶段,还是直接融资占的比例较大。银行靠息差作为收入主要来源,这个格局还不能够根本改变。

  国外银行有各种衍生服务,靠息差赚取收益的比例比较小,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了“贼吃”,没有看到“贼挨打”。美国国债前一段时间“闹违约”,面临的压力比我们五大行的再融资的压力要大得多。所以我国银行未来要进行部分的资本补充,我认为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银行未来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是完全可控的,我们还是对银行总体资产的质量有充足的信心。

  今天有个别媒体报道,7月份银行业总资产环比下滑,减少了近1万亿。这是因为,存款流入减少,部分存款分流到理财产品上;另外,存款准备金率多次提高。这造成了贷款总量减少,因此,表现为银行业的总资产环比下滑。其实,这算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8月15日,在这个(交易实况总编辑时间)时间段,我说过股市见底了,当时质疑声音比较多。昨天股市凌厉的拉出阳线,印证了前面的判断,这应该作为强力反弹看待;至于后市是否创新高,还要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