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重返利比亚不宜过急


  8月22日,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占齐齐利亚兵营,标志着卡扎菲政权败局已定。尽管战乱还在继续,但是我在利比亚有合作项目的不少企业已在跃跃欲试,酝酿重返利比亚。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不过过于匆忙可能会带来重大风险。当务之急应是,密切关注局势发展,努力保护在利资产,积极进行重返铺垫。

  首先是密切关注利比亚局势的发展。卡扎菲虽然大势已去,但是困兽犹斗。卡扎菲的大批支持者手中还握有武器,其制造混乱的能力不可低估。反对派由各种政治势力组成,既有卡扎菲政府的叛逆者、亲西方民主派,又有民族主义者,甚至是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者。他们在推翻卡扎菲政权上目标一致,但是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如何进行利益分配上难以避免纷争,由此会否酿成新的战乱难以预料。反对派势力至今未能组成有影响力的政党,更没有形成有权威的领袖人物,要在百废待兴的利比亚建立一个能够带来社会稳定的新政权绝非易事。利比亚社会建立在部族结构基础之上,相互矛盾盘根错节,战后如何缓解因战乱而激化的矛盾,如何平衡各部族、东西部之间的利益,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因此,利比亚战乱恐难在短时间内平息,混乱无序局面很可能较长时间继续。在政局明朗、社会稳定之前我企业匆忙重返,必然要冒极大的安全风险。另外,利比亚新政府如何组成、实行何种外交战略、经济社会重建有何需求,也是值得冷静观察的大问题。

  其次是千方百计保护我企业在利资产。在局势仍在动荡、新政权尚不能有效运转的情况下,利比亚的社会秩序很可能陷入严重混乱,各种武装团伙、犯罪组织可能趁火打劫,我在利资产可能面临遭受更大损失的危险。此时,如何确保我在利资产的安全,应当予以更多的关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我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与反对派当权者交涉,力促反对派武装在其占领地区承担起保护我资产的责任。我企业亦应通过各种管道联络合作伙伴、企业雇员、地方部族、友好人士,请其组织力量协助维护我在建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

  其三是积极主动地为我企业重返进行各种铺垫。我政府宜尽早承认反对派政府的合法性,主动向利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利民众渡过眼下难关。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援助利比亚重建问题时,我应取积极姿态,主动承担一定份额。如果联合国决定向利派出维和部队,我亦应积极响应。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强化我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在于确保我在利项目得以延续,并且为赢得新的合作项目创造条件。我企业亦应尽早与合作伙伴沟通,促其展开积极运作,确保合作项目重新启动。对于利比亚反对派高官声称要对卡扎菲当政时期与外国公司所签合作项目进行“腐败审查”问题,亦应予以高度重视。

  在做好以上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可根据对利比亚局势发展的研判,分批激活一些合作项目。首批激活的,应是那些所在地区局势相对平稳、便于进行安全防卫的项目,例如工程作业相对集中的小区住房建设;还有那些利比亚民生急需、新政府又能承诺给予安全警卫的项目,例如我企业承包的电讯运营项目。而对于那些安全防卫比较困难的项目,例如铁路、公路建设,则应适当推后。

  为了能够赢得新的合作项目,我政府和企业还应注意从维护利比亚国家利益的角度多做工作,争取赢得利比亚新政府和人民更多的信任。北约对利比亚长达5个月的空袭,是反对派赢得胜利的一大关键。欧洲大国很可能抱持“打天下,享天下”的逻辑,强加利不平等条件,压利新政府在油气开发等项目招标中向其倾斜。欧洲大国的这种做法有损利比亚人民的利益,必然会引起利新政府和人民的反感甚至反弹。在此问题上,我需主持公道,给利比亚新政府以必要的支持。同时我应发挥大国影响力,在推动利比亚民族和解问题上多做工作。还应进一步向利比亚展示我各种优势,例如坚持“不干涉利内政”原则,资金比较充裕,工程建设能力较强、速度较快等。如此,我完全有希望在利比亚重建及而后发展中赢得更多的合作。

  我企业重返利比亚及参与利比亚重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政府多个部门和有关企业保持高度协同。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由政府部门牵头、有关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对利工作协调小组”。一定要努力避免各自为政、盲目出击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