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市场腾笼换鸟:谋求转型升级
朝天门市场整体迁往南岸迎龙 新市场比旧市场大4倍 来源:重庆日报
据重庆媒体报道,2011年8月26日,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主持召开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迁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听取迁建工作前期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据悉,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将整体迁往南岸区迎龙,新建的朝天门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计划10月开工。
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位于重庆市朝天门地区。朝天门“金三角”地区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自古就有“左右夹两江,上下十三邦”之誉。重庆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就坐落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处的新华路、陕西路、朝东路和两江滨江路之间。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是全国十大专业批发市场之一。设26个交易区,经营20余个商品大类,数十万种商品。1988年,利用原有仓库改建为批发市场;1991年市场正式开业;1995~2000年,第一次扩容,总经营面积从几万平方米,扩大到20多万平方米;2005年开始,第二次扩容改造,2006年到2007年新开四家商场,增加6万多平方米营业面积。如今,市场面积约61万平方米。2004年,朝天门市场交易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06年达118亿元,2009年,朝天门市场群年交易额达到138亿元。
重庆朝天门市场为什么要搬迁?
作为西部最大、名列全国专业市场第五位的朝天门市场,年交易额近150亿元。随着时代发展,朝天门市场越来越受制于交通位置、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加之存在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搬迁刻不容缓。为谋求朝天门市场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朝天门品牌,重庆市政府决定,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整体迁往南岸区迎龙,新建的朝天门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计划10月开工。
长期以来,位于都市核心区的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地理位置受限,配套服务设施无法完善,道路交通不畅,已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加之存在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搬迁刻不容缓。为进一步打造知名市场品牌,完善市场功能,市政府决定重新选址新建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将其打造成立足大重庆、辐射中西部的商品进出口集散地、长江上游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 朝天门市场整体搬迁,不是纯粹的将朝天门市场全部迁走,而是实现朝天门市场的整体提档升级,让其国际市场接轨。
大市场向外搬迁,朝天门并不是首次,由于城市发展迅速,交通状况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目前,国内各大批发市场都已经向外搬迁,远有武汉汉正街、近有成都荷花池。 比如浙江海宁皮革城,最初在市中心,后来搬到郊区,不仅市场交易量扩大了数倍,还将皮革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及相关产业带动了起来,最后将海宁皮革城整体做上了市。业内人士分析,只要新市场位置适当,交通便利,一次性搬迁成功后,搬迁后的市场一般都会发展壮大,比原来的市场会大好几倍甚至上10倍。
重庆朝天门市场搬迁主体是谁?
按照重庆市政府要求,渝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朝天门商贸城项目的建设和营运。渝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占股51%,重庆渝中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占股20%,重庆经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占股12%,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占股17%,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新建的朝天门商贸城选址南岸区迎龙镇迎龙立交出口,今后城市快速干道、轨道交通也将在此同步规划建设。
重庆朝天门市场搬迁后整体规划?
2011年4月15日,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迁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就市场迁建用地和征地拆迁、市场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市场业主和公司组建、市场建设优惠政策、工作安排及进度要求等进行了研究部署。在昨日召开的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市规划局、南岸区、渝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成员单位分别介绍了迁建工作进展情况并审议新市场规划设计方案。
朝天门市场整体迁往南岸迎龙,新市场比旧市场大4倍,北靠重庆三大枢纽港之一的东港,东接G5001绕城高速(外环),西连通江大道、慈母山隧道、南山隧道,到江北渝北、南岸、茶园新区都十分方便。T3机场专用快速通道修通以后,还可以经慈母山隧道、机场高速直达T3航站楼。市政府正在巴南区南彭镇布局最大的公路物流基地,走绕城高速,迎龙到南彭的车程最多20分钟。
新市场一期10月动工
据了解,新建的朝天门国际商贸城计划10月破土动工,一期工程预计明年即可投入使用。与旧市场相比,新市场在建筑面积、配套服务设施、交通条件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旧市场面积约61万平方米,商铺总量为1.6万余个,而新市场总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商铺总量将达到3万个。此外,新市场除现有的服装鞋帽箱包市场、纺织针织品市场、小商品市场、日化用品市场、文体用品市场、工艺礼品市场六大类市场外,还将增设品牌专卖区、国际国内中高端流行服饰、时尚服饰、职业服饰、休闲运动名品服饰、品牌鞋帽等。市场建成经营后,可容纳2万~3万余家商户经营,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年交易量将达到500亿元。
“腾笼换鸟”,改变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换来的是质量与效益、经济与社会协调的增长方式,最终带给人民群众的是幸福安康的生活。“腾笼换鸟”如同“凤凰涅盘,浴火重生”,认识越早,决心越大,代价越小。腾笼换鸟需要“一石三鸟”:新体制牵动,新机制驱动,新产业拉动。最重要的是“倒逼机制”:有的地方水、电、资金、能源都紧缺,却能“倒逼”着企业改变原先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倒逼”着地方政府加快转变职能,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的地方土地不足,却能“倒逼”出向“闲置、空间、时间、管理、科技、规划、机制、企业、置换、域外”要土地集约经营。城市的经营管理者是否有“逼迫”感,在于其见识的“早”与“迟”;而“腾笼换鸟”成功与否,在于投资强度、产出密度、效益高度和环保水平是不是有一个显著提升。
腾笼换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就是把现有的传统产业及要素市场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西方很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会实行这种政策,以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相关人士介绍,朝天门市场会借鉴国内其他大型专业市场搬迁经验,搬迁后的心朝天门市场是一个国际商贸城,不仅有现货交易,还将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实现交易、物流、电子商务、产业链衍生、生活服务等区域的整体打造,与国际市场接轨,是现有朝天门市场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