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航 罗航:谁来接楼市的最后一棒


  京城楼市降价销售的楼盘开始逐渐增多。8月初,华业东方玫瑰园推出A9号楼特价房,均价约15000元/平方米,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调。富力地产等公司也表示,旗下项目价格下半年再降10%。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今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下降和持平的有31个城市,接近一半,部分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出现停涨。调控力度最大的一线城市,效果也更明显。以北京为例,8月中上旬,北京楼市成交均价为21131元每平方米,相比最近半年的21788元每平方米,下调了3%左右。而成交量则创下了2009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除了特价房、优惠房以外,直接价格下调的比例在逐步增加。新浪上一项调查也显示,60%左右的购房者在目前的市场态势下选择观望。

  根据博主本人的估算,京城的房价,别说相对水平,就是绝对水平也超过了美国除纽约之外的许多城市。2011年的中国楼市与1991年的日本楼市有诸多相似之处,简单比较一下。80年代末的中曾根内阁开始采取非常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包括扩大公共支出,降低利息,降低法人税和个人所得税。这三点导致了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其后果就是大量的资金流入了不动产,尤其是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以及股票市场,使得房价和股票价格急剧上升。从1986年初到1989年年末,房价和股票价格基本上都上升了3倍,日经指数从1986年的13000点左右上升到1989年底38915点。1991年,整个东京的土地就可以把整个美国买下。形势一片大好。到了1990年初的时候,日本已经意识到了泡沫的严重性。1990年3月日本央行开始实施对房地产信贷进行信贷总量控制(类似于中国的“国11条”等政策),可是为时已晚。由于缺少了信贷的支撑,泡沫应声而破,楼市和股市急剧下挫。股市在1990年一年就跌去一半,之后继续下跌,20年过去了,现在还在10000点左右徘徊,不死不活。房地产价格也不断下挫,20年过去了,日本6大都市圈的平均房价:商用地从1991年的最高点下跌到现在的1/7弱,住宅地下降到现在1/3左右。

  观察日本的泡沫史,我们发现房地产价格从1986年开始只是缓慢上升,到1989年-1991年之间就急剧上升。这主要原因是由于此时,刚性需求已经被彻底挤出市场,只剩下投机需求。投机需求为了维持资金链,不得不通过快速上升的价格来吸引更多的投机来接盘。所以,如果发现一个投机产品价格开始异常上升的时候,那就破灭的前奏。可是谁也不能预测泡沫的破灭,这和预测地震一样困难。投资大师巴菲特名言:只有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是光着屁股。

  计划在今年内购房的朋友们要慎重了,以免接到楼市的最后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