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美联储为什么近期不会推出QE3(原稿)


  两债危机中的美债危机由于标普总裁准备换人,尤其是美国副总统拜登对中国的成功访问之后,应该说暂时不会有更大的利空消息出现了。但欧债危机却由于欧元区主要国家6-7月份经济的严重减速而蒙上了更沉重的阴影,虽然还不至于越闹越凶,但继续此起彼伏,坏消息不断应该说大概率事件。日本政府债券终于被穆迪降级,同时被降级的还有日本几乎所有的大银行,这应该是个重大事件,但外汇市场的表现却几乎可以用风平浪静来形容。是市场以及对债务问题麻痹了,还是日本政府在进行“反向干预”。我以为,这正说明,当前的外汇市场仍然没有摆脱两债危机以来所形成的震荡市。虽然震荡市是不符合技术规律的,但今年的震荡市延续的时间之长应该是创下历史记录的。比如,欧元在14500以下到14400以下反复震荡的时间已经有大半年,而美日在76-77的狭小空间内震荡的时间竟然有一个月左右。这是违反市场规律的,但存在就是合理的,就有规律性的原因。至于这个因素是什么?我以为最大的因素就是政府干预尤其是预期中的干预,同时不能排除中国因素。

  政府暗中干预最明显的是欧元,包括英镑。这反映了一个道理:当货币的基本面因素越坏时,政府的干预越强烈。欧元在欧元区各项重要经济数据非常不好,以及欧债危机有可能向法国蔓延的时候,欧洲央行一改过去长期坚持的稳健行事原则,开始大规模地买入欧元区高危国家的债券,买入量最大时为一周260亿欧元。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央行,据外电报道,中国央行近期一直在14400以下买入欧元,这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已经对美元资产失去信任,甚至有很多媒体将中国央行行长没有出席本周末的20国央行行长会议视为对美元表示无声的抗议。必须承认,媒体是有倾向性的,尤其是中国媒体。但在我看,欧元近期平衡市的表现与其说是顽强并很有韧性,不如说在表演拉高出货。至于是谁在拉高出货,但愿是中国央行。

  上半年最具冲击力的是黄金走势,自从年初完美突破1400美金大关后,黄金涨势势如破竹本周一举突破1900大关。但是,就在绝大多数分析师一致地认为黄金要冲击2000美金甚至2200美金历史高位的时候,却在本周一冲高回落,随后是周二的暴跌,24小时之内下跌幅度超过100美金,在创三年多来的最新记录。

  黄金为什么暴跌?很多机构解释为投资者获利回吐,更暗示黄金在1720附近有很强的支撑,可以逢低买入。但它们都忽略了一个重大的基本面变化:市场从预期美联储近期将推出QE3,变为担心美联储不会很快推出QE3。黄金因为美债危机消退以及欧洲央行的护盘,尤其是利比亚局势突变而失去了避险功能,又由于美联储可能不会在近期大量释放流动性而失去了抗通胀功能。两大预期破灭,黄金的跌幅恐怕不会在1720一线止住。

  本周末,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在20国央行行长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很多人喜欢进行简单的历史对比,自然地联想到去年伯南克就是在这个会议上宣布要购买6000亿美国国债。由于看到今年美债危机闹得很凶,美国的经济数据又表现不好,因此断定美联储还将在这次年会上宣布所谓的QE3。这个预期一直在支撑着非美货币,更促使黄金疯狂地上演了最后疯狂——20天拉升300多美金。但我很早就明确地指出:美联储不会急着推出QE3!而在黄金上涨最疯狂的时候,我还是发表文章告诉投资者:这是市场炒作,是对基本面的严重误判。

  不错,当今各国央行都在犯一个病,比赛量化宽松:美联储在PK欧洲央行,但欧洲央行却更坚决,日本央行声称已经准备了1000多亿美金随时准备干预日元的强势,同时准备出台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而英国央行恐怕会走的更快,它很可能在下周就宣布开始购买更多的本国债券。看谁更敢量化宽松?最激进的并非是美联储。但为什么遭到诟病的总是美联储呢?因为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美联储超宽松等于是变相赖债,起码是公然降低美元的国际购买力。这种心态很容易将美联储作为攻击的对象。实际上,全球市场早就有这个怪相:大家一边骂着美联储,担心着美元,一方面却不断地大量买入美元;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担心所引发,全球投资者都担心货币贬值,但他们持有更多的是美元,因此警告美元,包括警告美联储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美联储是不是像很多媒体形容的那样是严重不负责任或经常地以邻为壑呢?我经常讲,看待美联储是否负责任不是看它怎么说,而是要看美元的表现,看美元涨跌的推动力。首先要看两个指标:美元的国际购买力和国内购买力是否出现严重贬值。同时要看是美联储在利用美元贬值来取得出口的竞争力还是欧洲央行在制造强势欧元以捍卫欧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必须承认,虽然美元近些年表现弱势,但美元的国际购买力和国内购买力没有出现明显的贬值趋势,美国的国内物价很稳定,美元近期的国际购买力也没有下降,相反还在上升。同时必须看到,美元(兑西方国家的货币表现出的)中长期的下跌趋势是很复杂的:人民币升值趋势强化了亚洲货币的升值趋势,因此带动日元强势;而欧洲央行不断地干预市场,从口头的干预演变为赤膊上阵,直接地大量地买入欧元区国家债券,人为地制造欧元强势。这些因素才是导致美元维持弱势震荡的大背景。我们不能一看到美元下跌,就将其归罪于美联储,并想当然地认为美联储会不断地推出制造弱势美元的新政策。

  在美债危机被炒作的最凶时,我发表文章指出,如果美国真的出现第二轮经济衰退或者爆发金融危机,美联储会毫不犹豫地推出QE3,但目前的情形却是反应过度,美国经济目前还不存在陷入二次衰退的迹象,说美国有可能爆发第二次金融危机更是无稽之谈。美国经济的确有问题,但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有问题,而这些问题应该是可以克服的。相信全球经济包括美国经济会在三季度末走出谷底。没有危机,搞什么QE3,难道美联储真是“祸国殃民”的无赖。许多人总以为弱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其实恰恰相反,美国当前和未来最大的利益是捍卫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因此美联储绝不容许美元指数轻易地跌破中长期震荡市的底部:73.4附近。而现在美元指数的位置一直在74附近,距离底部就差一点点。可以预期,只要美联储发出有可能推出QE3的暗示,美元指数将立即击穿73.4,开始漫长的熊途。而这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

  很多人认为,美联储推出QE3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这种思维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实践已经证明,美联储购买本国国债只能起到维护市场信心的作用,对刺激实体经济复苏作用十分有限,对解决美国最迫切的失业率太高的问题几乎没有用。为什么?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货币是生产要素,但更是生产要素的粘合剂,货币流是要与项目结合并与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搭配才能刺激经济成长的,而美国经济目前恰恰最缺乏的是“项目”。

  由此判断,美国经济在没有拿出要准备“大干快上”的全面刺激方案时是没有必要对信贷市场开闸放水的,而目前美国经济的缓慢复苏态势也不会使美联储“慌不择路”。更重要的是:与西方主要国家相比,美国的经济还算好的,美联储没有必要在此时选择“背信弃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