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中国今年难以完成将CPI通胀控制在4%的目标,但物价上涨仍然处于控制之中。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但不会出现“硬着陆”。

  当前借贷成本的上涨会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的利润。受利润下降和中小企业倒闭的影响,中国货币当局将面临巨大考验。他指出,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央行应延续从紧的政策基调,但考虑到未来核心通胀回落及对增长的担忧,央行政策可能会显示出灵活性。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中国目前的通胀是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除了受到广泛关注的猪肉及整个食品价格,许多人担心非食品价格上涨。余永定提出,除非出现意外冲击,可以认为中国的通胀不久将见顶。

  他指出,经验显示,通胀追随经济增长,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的通胀反映了2009年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滞后影响。但中国的GDP增长已经开始向公认的9%左右的潜在增长水平回落。

  历史上,货币供应M1与CPI通胀有8-12个月的滞后,而M1增幅从2009年底开始下降。大宗商品价格、工资水平等成本因素促使通胀延续。

  2008年时,中国CPI通胀一度达到上涨8.7%。文章认为,当前的状况并不比2007年-2008年更严重,房价正趋稳定,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正在减弱,此外,下半年外部需求依然疲软。

  余永定还认为,中国经济的问题更多是结构性的而非周期性的。由于结构调整和国内经济再平衡缺乏明显的进展,未来5年会较困难,调整的机会窗口会很快关闭。不过,他认为从过去30年的发展经历看,相信中国这一次仍能渡过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