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漏”也是城市的需要


  据晚报报道,以修补房屋漏水为名招揽生意,长期非法停靠,这样的“楼房补漏车”不仅让小区居民 “吃药”,更易引发交通事故。日前,上海普陀区城管与区公安分局联手,对这类“楼房补漏车”进行集中整治。整治共出动执法队员100人次,执法车辆28辆次,共暂扣违法小面包车7辆,收缴液化气钢瓶3个,收缴违规广告牌8块。

  “补漏”人员以车为家长期驻守在市区道路旁边,不仅影响市容卫生,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治安问题。正是如此,有关部门才会联合执法,进行集中整治。但换个角度想,“补漏”人员也和其他进城务工人员一样,尽管工作性质不同,但同样是靠劳动吃饭,都在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市民生活做贡献。同时,这么多“楼房补漏车”能在城市得以生存,说明这种服务的需求量挺大,若把这些“专修房屋漏水”的人员统统赶走,以后城市中的民宅、厂房再出现漏雨的情况,谁来维修?

  “补漏”人员在生活方式上虽不够讲究,收费方面也不规范,但他们便捷的服务却很符合市民的要求,其存在更是因城市有需求。既然是城市的需求,就理应成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注,是否可以有更好的办法将这些“补漏”人员规范起来,真正能够方便市民的生活,而不是简单地取缔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