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年:资本市场助中国软件飞


  新十年:资本市场助中国软件飞

  ENI经济和信息化网总编 江彦报道

  GE达到1000亿市值用了100年;微软用了20年;Google用了10年;Facebook,可能仅需4到5年。在资本市场助力下,软件产业以及围绕软件相关的IT产业飞速发展。在中国,这样的局面很快即将到来……

  < wind_code_1 >

  齐鲁证券研究所TMT资深分析师陈永倬

  近日,在中国软件网召开的《中国软件产业生态系统研究报告》发布会上,齐鲁证券研究所TMT资深分析师陈永倬畅谈未来十年中国软件产业和中国资本市场成功的共生关系。

  陈永倬说:“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内,我大概参加了10家左右软件公司的新股推介融资会,这些2010年拥有3000万左右的净利润的软件公司,通过增发25%的股份可以实现5个亿的融资额,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软件企业获得资本市场如此大规模的支持,充分证明了新世纪10年是中国软件产业的黄金10年,卓有成效。”

  展望未来10年,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人口红利边界效应的递减,中国传统产业要发展,其信息化需求巨大,软件市场依然有海量的成长空间。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软件企业的产品创新、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陈永倬分析说。

  他认为,未来10年,中国软件产业生态系统体系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

  回顾美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好繁荣,与其说是美国硅谷的成功,不如说美国华尔街和纳斯达克的成功。众所周知,美国高科技企业中60~70%的人才并非美国本土人才,但是,美国的资本市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建立了良好的机制,造就了科技企业的繁荣和发展。陈永倬介绍说,美国大型公司的成长,比如GE公司,达到1000亿的市值用了100年时间;微软达到100亿市值用了20年时间;Google达到1000亿市值大约用了10年;Facebook,可能仅需要4~5年时间。在资本市场助力下,软件产业以及围绕软件相关的IT产业的发展飞速发展。

  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陈永倬看到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在中国本土,我们可以看到创业板推出,众多软件企业上市,给行业带来两个很明显的变化:一方面,软件业内有钱人越来越多,很多上市软件公司的创始人或者高管在实现股权套现后开始做天使投资,由此,给很多高成长性小企业带来天使资金和帮助;另外,很多募到五至十亿资金的上司公司,在后续的发展中布局产业链,成为软件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比如,太极股份并购人大金仓、华平股份收购湖北视神软件公司等。

  过去,中国软件企业虽然有很好的技术和产品,但是市场占有率低、企业规模不大,但是,跟美国相比,在类似的条件下,我们经常听到美国一个很小的公司被谷歌并购、被微软并购,这样的事情非常多。在中国资本市场及其产业态势下,未上市的软件企业很快会感受到VC在找寻合作者。陈永倬认为,在中国,这样的局面很快也即将到来。

  面对未来10年软件产业发展和新兴机遇,面对中国资本市场利好前景,软件企业怎样与资本市场对接?陈永倬给出了他的建议。

  对于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平台优势,通过并购、通过扩大战略空间,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版图。

  对于未上市企业,依然可能有几条道路供我们选择: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通过与VCP合作,对接一级市场投资者,谋划进入二级市场公开发行;对于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以自身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互补性战略与上市公司对接。最近华平股份在资本市场实现购并了经营规模不大、年收入仅200多万、且在2009/2010年亏损100多万的湖北视神软件。而华平股份对视神的估值达5000万人民币。因此,有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的小软件公司,放宽视野寻求与上市公司的合作,从而实现公司的成长、与大平台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