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人们谈及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时,习惯以“建言献策”一词形容,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政协工作会议上,将“献”改为“谋”。一字之变,大有文章。汪书记说,中国的执政党在民主政治协商问题的用词上,不应该用“献”策,改成“谋”策更为合理。汪书记称,他为此查阅了字典,发现“献”字的字义是“恭敬而庄严地送”,用“献”策这样的词汇,在使得政协的协商平台容易变成一种仪式的同时,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亦很难实施。他认为应该改成建言“谋”策,为共同“策划”、“商量”的意思,这样显然会更加准确、合理。
很多语言都是习惯产物,而有的习惯是具有历史阶段性的,时代在变,用语也应当变。今日,我们已经是执政60余年的执政党,执政党的思维和革命党的思维是不一样的,革命党是一种斗争思维,执政党是一种和平执政的思维,讲“建言谋策”其实是要尽最大可能给予社会各阶层以平等协商的平台,让社会智慧能够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使执政方针能够最贴近现实需求,最符合发展诉求。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从“万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什么叫“万能政府”,就是政府什么都给决策了,什么都给干了,如是,则政治协商必然只是一个摆设,因为决策体系并不需要外来的社会各阶层提供什么重要思路。什么叫“有限政府”,那就是政府不管所有的事,政府自己给自己划定边界,知道自己哪些应该负责,哪些可以交给社会去办,既然是“有限”,就必然给社会留有一个空间,这就是需要协商的地方,社会管治变得不再只是政府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办这样的事情,岂不是要平等协商么?岂不是要“谋”策么?
《广雅》云:谋,议也。广东为什么要“谋”策?这与广东的现实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尤其是中央要求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担子很重。怎么当?不是党委和政府可以大包大揽的,没有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当好排头兵”只不过是个空中楼阁,当不了,也当不好。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真正崛起的标志是什么?经济自不待言,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社会的崛起。从“国家-个人”的一元化管理模式到“国家-社会-个人”的多层管理模式,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发展了,社会阶层增多了,社会本身也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职能,政府不再需要从个人的穿衣吃肉管到出行住房了。政府只有从繁杂的社会事务中脱身,才能够集中精力引导社会向前走,而不是抬着社会向前走。抬着,无异于愚公移山,固然可移动一二,但步履蹒跚不说,山外亦有大山,何时才能实现现代中国之梦想?故此,必然要引导社会自己大步流星向前走。怎么引导?不是下命令,不是搞强制,而是要“谋”,要和社会各种积极力量商议。
党委政府向社会“谋”智慧,社会向党委政府“谋”空间,“共识”就是“谋”出来的,是“议”出来的。让人多说话,放言天下,批评固然难免,但建设性意见也出来了,这是建言;大家互相商量,集结社会智慧,平等商议决策,增加决策的民主性,这不就是“谋”策吗?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建言谋策,“谋”定而后动,发展才能避免一言堂,走弯路。搞社会建设,尤须如此。
现代政治文明亟须建言谋策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