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31省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你信么?


  随着各省区市半年报的全部公布,各省居民“钱袋子”收入增长情况也随之“出炉”。通过梳理和对比发现,上半年29个省区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10%,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省份是海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9.4%和31.7%。

  这些数据你信么?反正是信了!个人认为不但没有上涨,反而下降了!现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菜价、肉价比北京都贵,比前几年涨了接近1倍 (北京大肉14元钱,蔬菜1元以下的比比皆是,二三线城市呢?)工资涨了几个,不是说财政收入连年上涨么?钱呢!钱呢!

  奇迹:各省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

  全国人民收入增长全部跑赢CPI,这可不是我们红口白牙,人家那是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持的。迄今为止,全国各省区市半年报公布完毕,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29个省区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10%,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

  虽然我们平时总是不待见统计部门,可是人家也不是吃干饭的,你总得相信人家一回吧!何况公布的数据都有零有整:跑得最快的海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分别达到19.4%和31.7%,同期当地CPI涨幅只有6.6%;就连增速最低的青海省,城镇居民收入都有8.68%的进步,而CPI涨幅仅8.2%。

  我嫉妒了。是的,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对于那几个在海南工作的哥们儿,我发自肺腑并且毫不掩饰地表示羡慕嫉妒恨!

  现实:收入不是你想涨,想涨就能涨!

  在全国各地人民喜迎收入增速“跑赢”CPI的同时,很多群众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在这条消息下面,就有很多类似的留言:“对不起,我和我周围所有认识的人影响全本国人民了,我们的收入不但没增长,反而由于通胀的影响大幅下滑了”,“忘记统计我了,羞愧呀”,“我要墀到在地上。我不幸拉了湖北城镇居民平均收入的后腿”,“丢人啊!拉了全国的后腿,拉了河南的后腿”,“我是山东的,我的工资也没涨。我也拖了全国的后腿”……

  事实上,收入不是你想涨,想涨就能涨。有网友说了“俺只有一声叹息,俺家几口人没见到哪位长了工资。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这长工资的太阳没照到咱这儿,物价上涨的月亮照到咱这儿了。CPI,你慢点跑,俺们实在没劲和你比赛了。”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同志们今年上半年就应该主动要求去海南工作——至少也要混到在海南拿工资才对啊!

  倍增:收入倍增还是支出倍增?

  说起“收入倍增计划”,相信很多人记忆犹新。没错,“十二五”规划纲要明明白白写着“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纲要提出的明确量化指标是每年“增长7%以上”——按照这个速度,10年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将实现倍增。今年上半年,“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可是我又想起了前两天看到的另一条消息:居民消费账单:年收入5万或50万都在节衣缩食。这家媒体采用了三个样本,他们的年收入分别是5万元(安徽人,在杭州打工)、20万元(萧山,职业不明)和50万元(地区不明,企业高管),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消费支出,证明物价上涨带给他们的生活压力。但这几个当事人明显属于拖后腿的,前两个家庭所在的浙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2.8%,CPI涨幅5.4%。最后一位虽然没有说具体地区,但全国人民收入增速都不算低,你这个企业高管就别抱怨了好吧?

  最后,向首都群众报告一个好消息:7月下旬,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说,要“积极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宏观指导体系,抓紧落实促进本市居民收入增长的意见,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障社会民生不断改善——这就是说,要加薪!

  这可是《人民日报》上说的!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结束语:民众的收入有增加的、持平的和下降的。对于持平和下降的人员来说,会明显感觉自己的收入没涨,但物价却实实在在地涨了。而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很可能是由于一部分人的收入增幅较大,带动了居民收入的整体情况显示为增加的情况。也就是说,部分人收入“被增长”了。

  虽然将信将疑,但善良的民众还是期望自己的收入真能“跑赢”CPI。无论如何,各级地方政府千万别被“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这个统计出来的数字迷住双眼,甚至沾沾自喜,自我炫耀,进而无所作为。从长远看,有关部门对于降低CPI还有许多具体而微的工作可做,比如,继续楼市调控挤压房价水分,降低税负实现从藏富于国向藏富于民的转变,降低物流成本等,力所能及地降低物价,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

  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请问:你信吗?反正我是信了!我不信,不可怕,可怕的是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信了!既然他们信了,谁还会为降低物价而努力呢?

  全民收入跑赢CPI吗?我反正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