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两难:中国式管理禁界(09)


  又称经济矛盾。当经济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两难”的局面?可以肯定,是“自相矛盾”的必然产物。比如不限制购房、流动性,房价、物价就会飞涨,而一旦限制了与房地产有关的产业就会被抑制,中小企业就会由于贷不上款而走到频临破产的边缘、甚至“被破产”。比如明知鼓励生猪生产最终会降低肉价、会损害生猪产业,国家还必须得时不时地对生猪养殖户予以奖励等等。上述,无疑就是被经济界、管理界称为“经济两难”的现象。

  什么叫经济两难?为什么说经济两难是自相矛盾的产物?当经济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为什么一定会产生经济两难、经济矛盾?有无防止、避免、缓解、解除经济矛盾或经济两难的方法?为什么说经济矛盾或经济两难是由于在人的大脑里事先存在着逻辑矛盾?

  关于什么是矛盾,由于在《矛盾管理》一文中业已阐述,这里也就不在赘述。那么,什么是经济矛盾?简单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要么这样,要么那样”,必须得做出经济取舍的一种现象。诚然,这种必须得做出经济取舍的现象在现实经济社会活动中十分普遍,已经普遍到了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地步,有时甚至会伴随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经济矛盾是怎样产生的?我要说的是,它首先产生于、存在于经济工作者、管理者的大脑。什么意思?就是说先有的产生于、存在于人们大脑里的逻辑矛盾,而后有现实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经济矛盾。换言之,如果没有产生、存在于人们大脑里的逻辑矛盾,也就不会产生、存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经济矛盾。再换言之,一切经济社会矛盾均来源于人的大脑。

  一切经济社会矛盾为什么来源于人的大脑,而不是客观存在?

  要想把这个问题阐释清楚,需要首先了解自打发生了“宇宙大爆炸”以后,我们的宇宙业已进入到了一个“和谐的时代”,表现为我们的宇宙从总体上来说,已形成矩阵星云、星系状态,相互间不仅有一定的“和谐距离”,而且有一定的“和谐趋势”,表现为“主序有秩”。

  要想把这个问题阐释清楚,还需要了解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系、星球经过将近45亿年的发展与演化,业已进入一个生态“平衡时期”——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在我们的地球上不仅有火山、冰川,还有大气、洋流。这些自然系统不仅有利于循环,亦有利于平衡生态。

  要想把这个问题阐释清楚,还需要了解我们的人类经济社会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已步入一个“文明时期”,这个时代的显著标志是,经济社会制度已开始“对称发展”,各种制度“不再交错”。至少,某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制度已不能战胜相对先进的经济社会制度。

  有以上三个方面,已足以证明,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个相对“和谐”的时代里。

  诚然,这种“和谐”是从总的趋势上看,还不能说是全方位的,毕竟还有一些不太和谐现象产生、存在,甚至是持续产生存在。产生、存在于深空中的星球经常会上演“星球大战”式的故事自不必说,火山、地震、海啸、风暴潮似乎一直也没有停息过,至于说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人祸,如战争、恐怖主义事件、金融危机,似乎一时也没有停止的迹象。

  但是,不能不说的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上述矛盾现象,统统首先产生、存在于人的大脑,是人类“自相矛盾”的产物。虽不能说与自然界一点联系没有,但肯定没有必然联系。

  也就是说,先有人类大脑的“自相矛盾”或“逻辑矛盾”,而后有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的产生、存在、发展。比如各种“主义”之间的纷争,各种“宗教”之间的纷争,各种“利益”之间纷争等,均先产生、存在于人类大脑,是人类大脑“自相矛盾”或“逻辑矛盾”的产物。

  如此,我又想说明一个说明问题?我想说明的是,产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矛盾基本上属于“主观矛盾”而不属于“客观矛盾”。“主观矛盾”无疑是上述讲的“自相矛盾”或“逻辑矛盾”,而什么是“客观矛盾”?再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大自然的冲突。

  有时,为了说明问题,我也把“主观矛盾”称为“思想矛盾”,而把“客观矛盾”称为“物质矛盾”。比如,那个“既卖矛又卖盾”的寓言故事,就属于“主观矛盾”或“社会矛盾”。当然,如果有人把它归纳为“自相矛盾”或“逻辑矛盾”也可以,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而只产生、存在于人的大脑里。人们,为什么非要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蠢事?

  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事件的发生吗?先不要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件事在一个人的身上无法产生,即便是发生在两个人身上,也没有发生的必须。谁没事干生产“矛”是为了攻击同样是由自己生产的“盾”?除非是为了做武器实验,否则谁也不会做这种蠢事。但是,在在现实生活中,做这种蠢事的人,确实不少。

  比如美国人,就经常会把自己生产的武器销售给敌对双方,而为了能把自己的武器卖给敌对双方还要事先给这个敌对双发制造矛盾。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偏偏有人心甘情愿地往美国人事先设计好的圈套里钻,这就没有办法了。再如还是这些美国人,明明知道发放次级贷款有偿还不了贷款的巨大风险,偏有人设计此圈套、有人往这个圈套里钻,结果钻进来的人最终丢掉了房产不说,亦把美国经济带入次债危机……

  诚然,这种“经济矛盾”现象不仅产生、存在于美国,也产生、存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频频发生于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无疑也属于自我制造矛盾的范畴。难道产生、存在于中国大地上的“经济两难”就不是自己在制造“经济矛盾”?回答是肯定的。

  本来,欧美发生金融危机对于正在行进中的、旺盛中的中国经济是一件好事,因为对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使我们有了开发和利用世界经济危机资源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可是,我们的经济管理者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们不但不开发、利用,却非要往世界金融危机、金融海啸的“漩涡”钻。非但不减持美国国债,还要去购买欧洲的国债。

  这是一个“懂经济”或“懂管理”的人之行为吗?有那么多的钱,为什么不去购买黄金和白银?为什么不去购买同样有货币性质的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一些企业把自然资源和能源买回家,还会受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制约,甚至还要遭到他们这些的部门的制裁。

  让这样的一些不懂经济的人“管理”中国经济,不出现所谓“经济两难”才怪呢!难道非要让美国人“活吞”了中国人民的美国国债不成?时至今日,竟然还有人说美国国债“最保险”的。真不知道,他们这些人究竟、到底在代表谁的利益!难道是中国人民的利益乎?

  格林斯潘已经公开说“要把美元无限地印下去”。单凭这一点,中国就无再购买美国国债的必须,因为美钞印得越多,美国国债的价值含量就越低。难道,中国之所以购买美国国债和欧洲国债就是为了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卖给美国人、欧洲人?这与大傻子还有什么区别?

  关于如何解决上述经济两难、经济矛盾,请看《次债疫苗》、《差异管理》、《矛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