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阴线背后的风险与机会


昨天两市股指暴跌,上证指数还向下创出了今年的新低。

任何的大阴线总是有各种各样充分的理由,无论是下跌之前就有“共识”,还是下跌之后才出现的“揭秘”,总之这个市场最不缺少的就是故事。

同样,大阴线也一定会带来关于后期走势的争论的集中爆发。

但我们总是遗憾的发现,精确的判断市场走势,未必能够带来“赚钱”这样的必然结果。比如在6-18,一个周末,“市场即将见底,选股定输赢”,随后大盘给了最后一根阴线的机会即开始连续反弹,判断和预测无疑是对的,但根据反馈来看,得到这个判断结果的人受益并不明显,因为没有“动”,也就是说,有的人看了也不敢买,没有动,所以没有实际受益;有的人看了不敢卖(不敢卖就没法换股),没有动,所以实际受益也不明显。

其实,我反思一下,花费大篇幅来证明“为什么我认为即将见底”这个本身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更有意义的应该是,基于一个基本前提或结果之上的操作策略。

比如今天这样的大盘大阴线,争论之后的走势,可能又会陷入费力不讨好。更多的是,怎么办?空仓的怎么办?持股的怎么办?有冲动的怎么办?吓傻了的怎么办?

可能很多人都会注意到,往往这样的大阴线都是伴随着流动资金翻红的,这个流动资金翻红的背后,其实质是资金意见分歧而导致的进出换手,或调仓换股的换手,大量的换手导致了资金的加速流动。所以在这样的资金流动背后,也会出现一批个股的倒下,和一批个股的崛起。

在这种“贫富”差距拉大的环境下,识别风险与机会的藏身之处,是很重要的。

最危险的股票分为三类:

1、烂泥扶不上墙,弱势股票,根本无心恋战,大盘一跌,更有破罐子破摔的理由;

2、短庄撤离,前期已经涨幅不小,强于大盘,但大盘一跌,很干脆的砸盘破位,短线主力果断撤离

3、不情愿但顶不住,稍加抵抗就干脆加速赶底

 

另一方面,在这样的大阴线下,哪怕后期股指是继续下跌的,但也会有不少个股就此开始向上拉升,因为暴跌大阴线的出现,意味着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比如5-23大盘大跌之后,股指是连续惯性下挫的,但个股已经等不及要涨了(如下图)

 

这类股票的特点就是,长时间的横盘积累能量,不仅仅是大盘大跌的一天有逆势走势,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收集筹码,位置较好,即不远离智能辅助线,但又很快可以向上突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