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差不多一个月我没有接到任何邮件,怎么回事儿?难道互联网真的取代了邮局,再也没有邮件了吗?当然不是,原来是加拿大邮递员工会大罢工了。自6月3日起, 加拿大邮递员工会的4.8万名成员在全国各大城市展开接力罢工。加拿大农村邮局的员工由于隶属不同的工会,没有参加本次罢工,但城市内发生的罢工也大量减少了农村邮局邮件的收发量。
加拿大邮局(CPC)成立于1981年,标志着加拿大邮政从政府部门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联邦皇家企业。此前,邮局欠下了5亿加元的巨额债务。商业化经营之后,加拿大邮局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不到8年实现扭亏增盈。那时CPC如日中天,各项福利待遇也不错。记得当年有一个房东的儿子硕士毕业,他不找专业对口的工作,一心想捧金饭碗,通过考试进了邮局,从邮递员做起,甘愿每天风里来雨里走。因为邮局工作稳定,福利也超级好,在美、加两国都是为数不多的享有终身退休金待遇的单位。
不过工会认为福利待遇还没有到达期望值,于是不顾市民和政府的请求,号召邮递员举行了一次大罢工。那次罢工对广大加国民众来说就仿佛发生了大战一般,生活秩序全被打乱。因为那个年代的加拿大人“可以一日无鱼肉,不可一日无邮件”。结果,加拿大邮局不得不答应了工会的所有要求。之后,加拿大邮局工会又发动了大大小小的几次罢工,每次均告凯旋。 上一次大规模的罢工发生在1997年,罢工持续了两周,最终加拿大政府通过立法,强制邮递员复工才宣告结束。
不过,时过境迁。这次政府和民众没有再提“应该如何跟他们合作”,而是反问:“邮局罢工对我们还有影响吗?”
是啊!数字化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习惯,如今已经变成“不可一日无网络”了。一台电脑或一个手机便摧毁了传统邮政的重要性。
由此一个疑问也产生了,邮局会消失吗?
我认为,传统邮政服务还没到消失的时候。想当年电台广播流行时,许多人以为报纸会消失;后来电视普及到各家各户,人们又以为广播、电影会消失;CD流行时,大家觉得传统唱片肯定会匿迹,而发明了MP3后,又以为CD将退出历史舞台。但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纯属多余,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日子里,一些传统的行业是不会消失的,只不过以往的日用品,由于需求的下降、生产的减少而变成了“奢侈品”。比如念旧的人喜欢胶木唱片;对于开车一族,特别是长途卡车司机,电台广播就至关重要;MP3的音质至今不如CD,音响发烧友不屑一顾;而电视尽管一度将电影压得苟延残喘,但“大片”复苏后,如今走进影院看电影依然是许多人最为幸福的精神享受之一。
邮政业务也一样。对于不爱上网的老人或者住在偏远地区的族群来说,信件和包裹派送非常重要,特别是政府退休金支票、退伍军人支票、福利金和儿童福利支票派送,还有小商户和慈善团体的运营,都离不开邮务业。即便现在流行电子贺卡,也非所有人都喜欢这种方式。就在CPC工人罢工之际,父亲节将至,我一个同事一下子买了10张贺卡,分别寄给父亲、公公,以及双方的叔叔大伯等。她说:这么重要的节日,必须依据不同人的个性,挑选具有触摸感的贺卡,亲手写上贺词才显得郑重。
但话说回来,加拿大邮递员工会在享受7周年假、业务量下降17%、退休金赤字32亿的情况下,还要求四年合约中首年涨薪3.3%,后三年分别涨薪2.75%,并要求将每年没用掉的带薪病假积累起来以便提前退休,这样的“狮子大开口”,使得民众对此次罢工事件缺少“同情分”。
CPC也硬气了起来,宣布从当地时间6月14日深夜起关闭全国各大城市邮局,停止一切邮政服务,并要求所有正在工作的员工离开,以反击这场全国范围的接力罢工。CPC在官方网页发出通告称,持续12天的罢工导致邮件无法及时、安全地投递,让公司蒙受了经济损失,别无选择,只能作出关闭邮局的决定。而竞争对手速递服务则暗自欣喜,据悉他们早已制订计划,趁机吸纳了更多的顾客。
最终在政府的干预下,这次罢工以邮递员工会在要求没有被满足的情况下,不得不宣布复工而告终。而由于近一个月的罢工,CPC流失了超过30%的业务量,真可谓两败俱伤。
加拿大邮政大罢工两败俱伤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