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消费将回归理性


  目前,餐饮业面临的环境非常严峻。一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许多餐饮品牌被曝光在聚光灯下,而这很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二是通货膨胀严重,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宏观经济数据,7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5%,创下37个月以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7月份,猪肉价格上涨56.7%,羊肉价格也同比大涨20%以上。三是费用成本不断上升,中国烹饪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日前在北京联合发布的2011年《餐饮蓝皮书》显示,有超过50%的餐饮企业水、电、燃料费用占营业费用比重在8%-12%;有15.2%的餐饮企业,费用比重在12%-15%;更有超过5%的餐饮企业,水电燃料费用的比重在15%以上;仅有26.1%的餐饮企业能将水电燃料能耗费用的比重控制在8%以下。四是劳动力成本和服务不断上涨,海底捞的人力成本由1200上升到2000元,每个月的服务成本从原来的12万元升到现在15到18万。

  如此严峻的局面,必然会导致餐饮消费回归理性。不论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餐饮企业的角度,回归理性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而理性消费的前提,就是餐饮业要回归到餐饮的本份上来。

  所谓餐饮本份,实际上包括五个方面。即食品安全、产品品质、就餐环境、服务、价格。其中食品安全是所有五个方面的基础,塑化剂、地沟油、添加剂……凡是涉及人身安全的都绝不能心存侥幸而使用。产品品质也是餐饮消费的基础,包括你的招牌产品、特色产品等等,如小肥羊的涮羊肉、狗不理的包子、全聚德的烤甲鸭等,不仅要有招牌产品,更要有你的品质保证,如小肥羊的全产业链,如果没有这样的品质保证,其它方面再突出,也有可能是空中楼阁。就餐环境实则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它不是根本,却很关键,因为人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就餐环境的要求也相就提高,如果满足不了这一需求,也有可能流失客人,减少客流。相反,如果仅仅重视了环境,而不重视品质,则会遭至消费者的不满,毕竟,品质才是消费主要内容。服务要不仅讲究人性化,更要讲究职业化。服务的层次有三层:基础服务、增值服务、附属服务, 如果服务意愿有余而技能不足,只会适得其反。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太过肉麻的服务会让他们感到不自在,因为他们真正消费的是产品。在目前的中国,餐饮消费已成为一种大众消费,消费者普遍对价格会很敏感,因此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才是消费者喜欢的。如果你把自己的价值标榜得很高,实际却没有多少内容时,消费者一旦发现了真相,会立即抛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