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公司化改革势在必行


     7.23”温州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在了解这个事件后,我在新浪微博上提出了“破除铁道部这座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的观点。我认为,撤职、换任和改进动车技术都是无法从本质上解决中国铁路安全发展问题的,推进铁道部公司化改制是中国高铁更安全、更快发展的唯一选择。

      然而,我们能如此详细了解整个事件的进展情况,得益于中国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从乘客们在发生事故时的互相帮助,到温州的哥的姐们免费送伤员,再到排起长队献血,尤其是网民们无休无眠地发微博关注事件进展情况、表示悲愤和急切希望了解事件真相,这些都证明中国公民意识已取得长足进步,而基于此的“社会力量”也已蓬勃发展,而“温州关爱”便是最好的印证。公民意识的进步,社会力量的发展,俨然已成为政府言行的最有效监督,也成为公民维护自身利益和表达权力的最佳途径。这两者都是中国发展民主和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是前提,更是关键!

      然而令人诧异和感叹的是铁道部的“无作为”和“乱作为”:先是事故原因解释的前后矛盾,再是抢救现场急于掩埋车头和吊车而非救人,甚至是发言人王勇平在记者质疑掩埋动车车头是否在掩埋证据时叫嚣“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让中外媒体和网民们一片愕然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政府和铁道部公仆意识已滞后于公民意识的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更令人担心和悲哀的是铁道部这个监管运营一体化的“独立王国”存在将继续困扰中国铁路的进一步发展。

      监管运营一体化的“铁道王国”绝非徒有其名。铁道部下设近20个部门,拥有自己独立的公安、纪委和法庭法院等系统。全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部委改革一直处于“波涛汹涌”状态,石油、煤炭、电力、纺织等老大们逐渐走上了公司改制的道路。可是无论咋改,咋变,似乎都与铁道部无关。历经几十载时间,铁道部不但“高枕无忧”,反而借着垄断经营和近年的“中国高铁风潮”,道路越走越宽广,俨然成了“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然而,这次严重动车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全中国百姓的极大悲愤,铁道部更是成为众矢之的。火车作为中国百姓最常使用的公共交通服务,而且已号称走在世界铁路前列,它的安全监管和商业运营应该尽快分离,政府要尽快从商业运营中摆脱出来。

      铁道部在这次事件中的“乱作为”是令人反省和深思的。先是在高铁和动车频发事故之前没有采取任何检查和维修措施,再是铁道部官员在车毁人亡之后竟然表示“信心满满”,显得十分荒唐,最后干脆在与家属谈判过程中“先谈钱,后谈人”。这都让老百姓们对其丧失了信心,但铁道部好像没有任何悔改之意,除了撤职之外似乎没有其它特殊“表示”,而这一切都是铁道部监管运营一体化带来恶劣影响。如若中国铁路真的想要改变目前的困境,重拾消费者的信心,必须改变目前的运营体系。

      首先,政府应该痛下决心,斩断强大的“利益集团”。正如前面所说,铁路改革已经几十年,一直都未成功,虽然有体系方面的因素,但是既有利益集团的阻拦也是改革迟迟无法推进的主要原因。如若不彻底斩断利益链条,而是换汤不换药,只会适得其反。其次,铁道部必须进行公司化改革,像电力、航天和石油等行业一样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行把“铁道王国”分为商业运营和安全监管两个部分,商业运营由公司具体负责,安全监管则必须“进驻”到交通部,而且必须置于商业运营之上。最后,公司改制必须采取政企分开,“车归车,路归路,站归站”模式,主管部门只有监管权而无运营权。

      铁道部进行改革,破除堡垒势在必行。若能推进公司化改制,必定能在经营运作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公共服务、安全管理方面真正地服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