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通胀怎么来的?
答:四万亿后遗症带来的。
首先,我们来回顾下08年金融风暴。2008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显现,对A股的影响表现在2008年春节五个交易日后,也就是2008年2月20日,上证指数开始大幅下挫,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9.14%,单日最大跌幅4.07%。接下来的事件就是美国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对中国楼市的影响则表现在国房景气指数的拐点出现,国房景气指数向下运行趋势形成。
再者,全球金融风暴全面暴发的标志事件是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陷入困境的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巨头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公司;同期,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而前一天,即2008年9月14日,美国的老牌投行美林证券与美洲银行达成协议,以440亿美元的价格被后者收购。三大事件集中于2008年9月发生,标志金融风暴全面暴发。金融风暴全面暴发,中国股市提前反应,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的历史最高点6124点下跌至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对中国楼市反应则表现在国房景气指数于2008年10月正式跌破100,时值99.68。
第三,2008年11月5日,管理层抛出4万亿救市计划,此后,一系列救市政策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区域性振兴规划、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出口退税等等政策出台。2008年中国经济实现保八,全年GDP9.6%;2009年,全年GDP增长9.2%,2010年,全年GDP再上两位数。中国股市的反应就是,上证指数于2008年10月份的1664点上涨到2009年8月5日的3478点,形成2009年的一波小牛市;而对中国楼市的影响则表现在国房景气指数重上100点关口,2009年8月,国房景气指数时隔10个月后重回100点上方,时值100.08。数据证明,国家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是成功的,但同时“以投资拉动GDP增长”的贬义字眼在媒体上大频率曝光。
第四,四万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后遗症逐步显现,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产能的过剩,楼市价格的上涨。2009年8月到2010年3月份,国房景气指数持续走高,从100.08连续上升到105.89,此时楼市泡沫论在国内媒体风声四起,期间国内房价猛涨,深圳一手住宅价格于2010年2月达到了历史峰值24196元/平米,北京楼市在2010年4月达到历史峰值23833元/平米,上海于2010年4月份突破2万元每平米关口,步入2万元时代,并在2011年5月份创出历史最高价位23189元/平米。表现通胀的到来就是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猪坚强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的暴发增长(当然农产品价格上涨除供需上的短缺因素外,还有人为的炒作),表现在数据的就是居消指的数据持续走高,2011年7月,居消指达到35个月的新高6.5%。
总结:四万计划出台,放贷量巨增,货币大量充斥市场,价格持续走高,通胀因此产生,通胀的产生是在全球金融风暴环境下,管理层为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增长不可避免所产生经济刺激计划的后遗证。就目前而言,为应对通胀,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调政策是可取的且值得表扬的,是为进一步稳固稳健宏观调控政策,是对四万亿投入产生后遗症的修正,也是对保民生促增长采积的积极应对。
通胀怎么来的?四万亿后遗症带来的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