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府大力支持至今已是各地支柱产业并备受不少官员厚爱的新兴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在使广大百姓的居住品质显著改善的同时,更使中国的亿万富豪以空前的速度繁殖。这个“金矿”行业,正在显著地改变着中国的财富地图,其赚钱效应令摩根士丹利、高盛这样的顶级投行也为之心跳加速。
谁都知道,房地产商所享受的超高利润的快感是建立在对数以亿计的真实购买力普遍较低的市场主体的血汗钱的掠夺之上的。彻底的市场经济真是太无耻了!某些开发商喊出的“房地产就该是暴利行业”,“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买卖有理、炒房无罪,禁止炒房就是违宪”之类极度煽动普通百姓对抗情绪的恶语。乍一听与被马克思严批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资本家的行径并无二致。可见,真正无耻的其实不是市场经济,而是人!因为制度是由人来制定并执行的。在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合理定价,不囤地、不捂盘充其量只是房地产商的最低行为准则,而到了今天却变成百姓的冀望,这是市场经济滑向坏的边缘的表征。然而,欠债总归是要还的,而今,高企的房价已经并将继续使普通百姓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加大政府的管理成本,以至政府不得不出来进行调控,履行“守夜人”的职责!
在此轮历时数年的房地产调控中,尽管迄今收效甚微,但我们从来都不应怀疑中央最高层调控房价的决心和利益考量。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忠实代表的中央政府,为了纠正房地产市场失灵的“被动性”干预是必要的。尽管过往的诸多政策实践证明中央政府带有政策目的的主动性干预不可避免地损害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政府确实正在减少不必要的主动性干预,更多地是担当起了监管者的角色。因此,作为房产消费主体的广大百姓无需苛责最高管理层。
其实,在这个早已被劣质地产商搅乱市场秩序的产业环境里,房价高企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被西方公共管理学者称作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中国各省区(市)的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异化。实际上,自2005年3月30日的“国八条”开始,中央至今开具的诸多药方之所以屡屡失灵,除了房地产商之间的“串谋”之外,关键在于房地产商对某些政府官员的“俘获”乃至演变为房地产商和某些政府官员之间的“串谋”。进一步地,被媒体质疑的所谓“既要防止房价过高过快增长,也防止房价过快过猛下降”的政策“高论”,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串谋”宣誓,是某些管理层人士既得利益者的强势“俘获”下,对政府行为边界的一种亵渎!
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当房价调控发展成为不完全信息下的多边动态博弈时,地方政府的主动“失灵”既是利欲熏心的部分官员的行为扭曲所致,更是既有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异化的催生物。上海某区的一位区长就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该区税收的一半来自于房地产业,自己感冒不要紧,但房地产业坚决不能重感冒,否则他这个区长也就坐不下去了。一语道出了地方政府高官护盘房价的真实动机。
因此,在地方政府因为种种原因暂时不会下猛药的情势下,广大百姓以及某些极具符号意义的“房地产平民代言人”的分贝很大但势单力薄的非主流呐喊在利益集团业已渗透至政经领域的今天,最多只能在房价调控的进程中扮演着堂吉柯德的角色。重建房地产业新秩序,将房价回调到合理的水平至少在短期内还不是很现实。
不过,在这样一个社会阶层日益分野而政府主倡和谐发展的关键时刻,无力者尽管暂时依然无力,但也不必持续悲观。从主要国家房地产业的经济周期来看,从日本等国房地产泡沫从放大到破灭的演化轨迹来看,从20多年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来看,进一步地,中国的房地产商的暴利时光似乎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黄昏,尽管既得利益者正在并将继续竭力阻止这一天的到来。但当合格的房地产企业家王石都在感慨“市场是有问题的,市场一定会被惩罚的,不是惩罚消费者,是惩罚房地产发展商,惩罚社会”的时候,相信房地产商们躺在床上数钱的日子大概真的不多了!
房价调控、主动失灵与暴利黄昏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