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不要“拼博”


  目前,三大运营商纷纷进驻微博,将微博作为提供服务、同用户交流的渠道。另一方面,运营商似乎并不满足于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而是想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微博平台。可事实上,运营商是没法成功的。

  首先,微博是互联网化下的产物,而电信运营商并不具备互联网基因。中国移动的139说客其实就是移动自家的微博,从推出到现在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实际情况是却不怎么受欢迎,相比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的发展与更新,139说客几乎没有进步。

  其次,要做好微博,需要电信运营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各相关产品也需要根据微博的特点而作调整。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没有一个运营商会为微博而倾尽全力、大动干戈。

  再次,微博是平台型产品,电信运营商如果发力打造微博平台,那么其原有的多数业务都将成为这个平台的一部分。试问,电信运营商内部各主管业务部门哪个会听从微博部门的安排与调动呢?

  简而言之,电信运营商因没有互联网基因而不适合做微博,即便是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放开手脚去做也将是困难重重,没有多少成功的希望。当然,虽然运营商没法自己做,但可以借助于微博的力量。就在前些时候,新浪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达成合作,联合推出语音微博。用户只要给相应的号码打电话,录下相应内容后,就会自动发送到自己的微博上,供粉丝们播放收听。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竞争不要一味地着眼于硬件和终端,而应将用户的体验放在首位。

  对于运营商来说,业务特点要求其竞争的焦点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因而,客户服务对于运营商来说至关重要。介于客服的双向性以及微博的特点,运营商要仔细研究消费者的微博心理,充分运用微博做好客服工作。在解决消费者问题的同时,留存意见和建议,切实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可追溯、可查阅的完整客服过程,定会为消费者带来优秀的客服体验。

  虽然微博的火爆还将继续,但电信运营商切不可因此而自建微博,运营商应时刻把握住用户的需求,通过微博把各自的核心业务有机地组织起来,利用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在用户体验上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