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成就巨大。正如中国领导人在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所表示的那样,中国已是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过,笔者认为,中国的改革之路仍然艰巨和漫长,有很多课题需要解决,其中,重新划分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尤为关键。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在救市的浪潮中,凯恩斯主义成为各国政府采用的法宝。然而,当下中国通胀高企、消费不振、国进民退、贫富差距异常拉大等事实,证明凯恩斯主义并没有彻底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应对金融危机的救市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市场的空间受到挤压。从目前看来,是重新划定市场与政府边界的时候了。
从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的概念来看,它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
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重新划分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已进入到关键期。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强化处理好以下两个职能:
其一,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即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体现社会公平。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领域中收入差距化明显,基尼系数偏高,这表明我国的分配未达到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公平理想状态。
其二,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通过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这个资源配置过程中,应体现国退民进和资源效率的统一,而非单纯地依据企业性质来决定。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体现出市场经济特色,但市场与政府边界的划分需要在未来加以完善。在行业领域、经济领域、民生领域、收入领域、税收领域中,市场与政府各司其职尤其重要。目前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过多的国进民退现象,说明我国在市场与政府边界上的定位仍显不足,国有企业如此庞大,而众多中小企业在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银行信贷政策等方面难以享受与国企同等的待遇,由此造成利益垄断,使得市场机制弱化。这种局面亟待改善。惟其如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才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
市场与政府边界需重新划分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