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是万里长跑。”8月24日,在质朴无华的办公室里,济南华联集团董事长、总裁李茂年谈起零售业扩张潮,格外清醒,“我们华联历来的观点是"先做强后做大"。”
今年是济南华联集团成立16周年,上半年实现销售26.8亿元,同比上升19%,净利润上升22.2%。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华联的利润率增速更快。在董事长李茂年看来,与规模扩张相比,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更为重要。
求精不求大
标准超市深耕社区
“寻找蓝海,一直是华联所追寻的,如今这个"蓝海",我们找到了,那就是标准超市。”李茂年告诉记者,所谓标准超市,面积在5000平米到1.5万平米之间,既区别于大卖场,又区别于便利店,“标准超市是一个满足消费者需要,同时又适宜华联发展的最佳业态。”
2002年9月,嘉华购物广场及华联超市隆重开业,这种“百货加超市”的经营模式奠定了华联业态创新的基础。随后,“华联商业街”开街,造就了泉城第二条商业金街。从起步开始,华联超市便是高起点,采用的是深圳一家有国外超市管理背景的管理公司。经过十年的较量,可以说,与已经入驻济南的国外超市相比,华联这个徒弟干的毫不逊色。
十年之后的今天,华联在超市业态上,经过吸收、学习外来经验,开始创新、转型。标准超市便是华联创新的结果,转型的方向。
“随着大型社区的出现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标准超市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全国如此,济南更是典型。”李茂年预计,今后5-10年,济南将出现更多的大型社区,也会带来更多的商机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跟不少大楼盘合作,另外还与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乐胜牛排、金德利、漱玉平民大药房等一大批餐饮及配套的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华联超市开到哪里,他们的分店就跟到哪里。”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新华联(000620,股吧)购物广场、馆驿街、郭店及章丘新世纪等4个项目顺利签约并投入建设,其中馆驿街、郭店等项目都是标准超市。
到今年年底,济南华联旗下的超市将达到22家,百货店达到3家,共计25个店面。
值得一提的是,地处西客站片区的新华联购物广场,所在地便是济南第一家超市世购的原址,是目前距西客站最近也是最大的综合性百货商场,预计9月份开业。新华联购物广场单层面积将达到3万平方米。目前,卖场布局、经营定位已设计完毕,装饰装修、设备安装正在有序进行,品牌招商工作也如期展开。
无开店任务
成熟一家开业一家
“到目前为止,济南商业市场中,本土企业依然占大头。这与国内其他一二线城市外资当主角有着很大不同。”济南华联集团董事长李茂年告诉记者,随着万达、恒隆相继到来,本土企业的控制地位也受到一定威胁,“但事实证明,狼来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如今,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世界级零售巨头,以及威海家家悦、烟台振华等省内豪强相继入驻济南;万达、恒隆等全国性的城市综合体也已经亮相;接下来,世贸、太平洋(601099,股吧)百货等巨头也会陆续进入济南。“本土企业没有想象中那样脆弱,外来企业也未必能旗开得胜,各有各的长处。”
对于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李茂年告诉记者:“面对这个问题时,心胸应该像大海一样宽广。”尽管目前华联在西部城区居于优势地位,但不存在霸主和垄断,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就是在竞争中谋求合作,不以搞垮别人为目的。
“一流的企业家只合作不竞争,二流的企业家既合作又竞争,三流的企业家只竞争不合作。”李茂年说,在华联的眼里,限制别人就等于限制了自己,竞争是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永恒动力。
面对竞争对手的快速扩张,华联有自己的步伐,不盲从,也不放弃。“整个零售业出现了一个很危险的趋势,不顾市场,盲目扩张,激进程度堪比大跃进时期。”谈到当前济南商业领域出现的急速扩张局面,李茂年不无担忧。他预言,今后5年左右将是一个坎,“五年后省城乃至全国的零售业将重新洗牌。”
在扩张问题上,李茂年告诉记者,“与一些企业的硬性指标相反,华联没有开店任务,成熟一家开一家是不变的原则。”记者了解到,目前在省城,部分零售企业受开店指标逼迫,对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铺,不考虑位置、不调研市场,照单全收。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市场是有规律的,不能搞像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那种"大跃进"。”李茂年表示,华联不会做不顾市场实际情况,盲目扩张的事情,坚持下属企业至少2/3的店盈利的红线,“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其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最懂顾客心
千吨面粉赔钱销售
“刚刚结束的面粉让利销售活动,一袋面粉让利6元多,让老百姓真正得了实惠。”近日,华联集团在多家下属超市推出面粉让利行动,一度引发“全城买面”。热闹的背后是华联回馈顾客的辛劳。
“三天卖了20多万袋面粉,合计1100多吨。”李茂年告诉记者,今年物价上涨很快,许多百姓吃不消,我们搞的这个面粉让利活动很及时,“现在天气转凉,正是囤面的好时节。”
李茂年表示,从成立至今的16年中,华联始终将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将企业效益放在第二位。企业的发展建立在对社会贡献的基础上。“作为零售业,为老百姓提供便利,分忧解难尤为重要,所以华联很多时候并不挣钱。”
今年春天,“蔬菜滞销、菜贱伤农”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就有近三千亩的卷心菜待售。作为济南市本土商业品牌的济南华联超市“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得知蔬菜滞销后,华联超市积极与唐王镇政府联系,第一时间做出收购滞销菜的决定。在当地政府协助下,华联超市与当地几户受灾较重的合作社进行了联系并确立了在卷心菜主要种植村庄韩西、于家、司家、柴家设立专门收购点。
华联超市自4月21日至今每天收购7吨左右的滞销卷心菜,并安排专门车辆配送至济南市区内的华联超市。超市门店内建立“爱心菜”专区,设立专门的销售堆头,以 0.33元每斤的成本价进行销售。尽最大能力帮助唐王菜农消化滞销的卷心菜,承担起本土零售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成在管理”
魔鬼藏于细节之中
《成在管理》是济南华联集团董事长李茂年一本着作的名称。由此可见,“管理”二字对于李茂年的分量。
从2002年华联引入“百货加超市”的经营业态开始,管理创新便成为华联最宝贵的企业财富。这种“百货加超市”的经营模式奠定了华联健康发展的基础。随后华联商业街开街,造就了泉城第二条商业金街。
在业界,李茂年是有名的“理性派”,但有时候看到机会也很冲动,恨不能一下子发展起来。“我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头脑,即使"冲动"也得结合实际。”这几年,李茂年看到周边很多竞争对手不经过科学评估和市场调查,就盲目地过度扩张,最终酿成了“先天不足”的被动局面,分析之后他称那“像地基没打牢就疯狂加高的楼,倒塌是早晚的事”。
对管理的细致性,李茂年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华联就推出了“尽善尽美零缺陷服务”。在《营业员服务规范》中这样要求员工:“凡我公司售出的商品,要做到退和买一样热情,做到不计较金额大小,不计较态度好坏,不计较经手人在与不在,不计较买者、卖者是谁。要优先接待退换商品的顾客。”
“为了保证我们卖的酒原装真品,在上架之前,销售员都要逐一开箱检查确认真伪,然后才能上架。”李茂年介绍,近几年,商场内还安装了两部观光电梯让顾客直达购物区,专门对华联各个门店的卫生间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改造。卫生间虽小,却最能影响顾客购物心情,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细节功夫。
卓越的管理,转化为高效的执行力,需要的是人才。“一年内新开多家超市,最缺的不是资金,是管理人才。”李茂年表示,每一家新店的开张在选择良好的位置后,营销模式可以复制,但人才却只能依靠储备。
2009年,华联成立了自己的员工培训机构,定名为“华联商学院”。
“华联商学院成立后,我自任院长。”李茂年告诉记者,为了培养管理人才,他们和山东大学合办过MBA研修班,与管理公司培训过业务骨干,但这些与快速发展的事业相比,都显得远远不够。华联商学院的成立将改变这一切,作为华联集团的黄埔军校,它将是一个人才的摇篮。华联将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整合国内一流的大专院校、咨询机构、专业公司等教育资源,使其成为企业自办的一流的商学院。
李茂年经常给员工讲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故事:有人问松下电器是做什么的,松下幸之助这样回答,“我们是培养人才的公司,并兼做电器生意。”这个事例充分证明,一个稳步健康发展的企业,事和人的位置是同等重要的。
“诚信店庆”
华联流着“道德血液”
记者了解到,针对目前“诚信缺失、道德缺位”的诸多情况,济南华联集团的16周年店庆还是坚定不移的推动“诚信店庆”,并号召员工做到“价格诚信、商品诚信、服务诚信”,用实际行动呼唤商业诚信,返璞归真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哪个食品企业敢拍着胸脯保证安全,我觉得是时候了。”济南华联集团董事长李茂年认为,食品安全是个系统工程,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道德问题。多年以来,华联一直将“诚信”二字作为立店之本,立人之本。“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管理,就是要实现诚信的诺言。”说着,李茂年拿出自己所着的《成在管理》一书,向记者讲述“管理”的真谛。
为了保证华联始终流淌着温总理所言“道德的血液”,华联正加大自产商品的比例,先是在济南唐王镇建立了蔬菜基地,实现农超对接,现又在南部山区筹建水果直供基地。
“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李茂年表示,目前华联自产的老面馒头已经成为一块牌子,华联超市自营面点品牌上半年已推广至市内所有门店;肉类也实现了自己经营,保证了质量安全,同时价格还低。
做企业不是百米赛跑
评论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