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英德共建“经济飞地”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用志,清远市委书记陈家记,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毅民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顺德区区长梁维东与英德市市长马家庆分别代表两地政府,在一份长达7页的协议书上签字。
计划投资300亿元共建“飞地”型产业合作园,成立以顺德为主导的产业园管委会,由顺德组建产业园投资公司进行开发,英德市政府向产业园管委会下放相应的经济事务审批权限,产业园内的社会事务仍由英德市政府负责,园区GDP、工业总产值、地方税收等收益五五分成,合作期限为25年。
2010年12月16日,顺德与英德在华桂园正式签署《区域经济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00亿元共建“飞地”型区域合作产业园。
整个园区计划投资300亿元,从明年起开始首期建设,到2015年开发产业园面积达2万亩,其中1万亩为旅游产业发展用地,1万亩为工业发展用地,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350亿,引导顺德50至100家民营企业入驻,GDP达100亿。整个园区建设在2020年完成,预计届时将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GDP达到200亿。
据悉,园区整个合作期限维持25年。合作期间,顺德、英德两地按5:5的比例,共享产业园产生的税收、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产值。合作期满后,产业园移交给英德管理,园区产生的税收、GDP、工业产值全部归英德所有。
2010年12月16日,顺德与英德在华桂园正式签署《区域经济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00亿元共建“飞地”型区域合作产业园。
整个园区计划投资300亿元,从明年起开始首期建设,到2015年开发产业园面积达2万亩,其中1万亩为旅游产业发展用地,1万亩为工业发展用地,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350亿,引导顺德50至100家民营企业入驻,GDP达100亿。整个园区建设在2020年完成,预计届时将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GDP达到200亿。
据悉,园区整个合作期限维持25年。合作期间,顺德、英德两地按5:5的比例,共享产业园产生的税收、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产值。合作期满后,产业园移交给英德管理,园区产生的税收、GDP、工业产值全部归英德所有。
模式创新,新在哪里?
产业园选址清远华侨产业(英红)园,位于英德市英红镇内,规划面积约35平方公里。作为目前全省最大的产业园之一,清远华侨产业(英红)园原是一个国有农场,大部分是国有农用地,土地产权清晰,基本上不需拆迁,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协议,两地政府将按“政府推动、优势互补、市场运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合作机制,在产业园区内部实行成本和收益封闭运作。两地政府将派员成立产业园管委会,负责园区行政事务管理,管委会将以顺德为主导,英德协助。
用地上,顺德区政府通过筹集资金支付英德市政府在合作区域内的征地成本,从而获得该区域的土地开发经营权,用于兴建产业园。产业园范围内的土地由英德一次性规划,分期分批按法定程序依法组织用地报批工作,完成报批手续后移交给顺德,并由产业园管委会按照规划实行统一管理和开发;完成开发后由产业园管委会依法按程序以公开方式出让,出让纯收益归顺德所有。
另外,顺德将组建产业园投资公司,负责产业园土地的开发、建设、招商、运营等日常工作,通过融资、引进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进行开发。在产业园内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以及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等,顺德区和英德市将按照50:50的比例进行分成。
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毅民表示,此次与英德合作,目的是通过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资源、要素和产业的跨区域流动,破解区内面临的资源匮乏、发展空间受限的难题,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发展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希望广东顺德(英德)产业园早日动工,早日建设,早日投产!” 清远市委书记陈家记用三个“早日”表达了心愿。
产业园选址清远华侨产业(英红)园,位于英德市英红镇内,规划面积约35平方公里。作为目前全省最大的产业园之一,清远华侨产业(英红)园原是一个国有农场,大部分是国有农用地,土地产权清晰,基本上不需拆迁,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协议,两地政府将按“政府推动、优势互补、市场运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合作机制,在产业园区内部实行成本和收益封闭运作。两地政府将派员成立产业园管委会,负责园区行政事务管理,管委会将以顺德为主导,英德协助。
用地上,顺德区政府通过筹集资金支付英德市政府在合作区域内的征地成本,从而获得该区域的土地开发经营权,用于兴建产业园。产业园范围内的土地由英德一次性规划,分期分批按法定程序依法组织用地报批工作,完成报批手续后移交给顺德,并由产业园管委会按照规划实行统一管理和开发;完成开发后由产业园管委会依法按程序以公开方式出让,出让纯收益归顺德所有。
另外,顺德将组建产业园投资公司,负责产业园土地的开发、建设、招商、运营等日常工作,通过融资、引进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进行开发。在产业园内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以及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等,顺德区和英德市将按照50:50的比例进行分成。
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毅民表示,此次与英德合作,目的是通过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资源、要素和产业的跨区域流动,破解区内面临的资源匮乏、发展空间受限的难题,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发展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希望广东顺德(英德)产业园早日动工,早日建设,早日投产!” 清远市委书记陈家记用三个“早日”表达了心愿。
哪些产业和企业的入园机会最大?
为做好区域合作示范产业园的选址工作,顺德此前多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企业代表,由区领导带队到清远、江门、云浮等地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考察了清远经济开发区、清远侨兴工业园、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华侨产业(英红)园、翠山湖新区等园区。2010年11月,梁毅民率顺德考察团赴清远英德市考察对口帮扶“双到”工作开展情况时,还特别对英红镇华侨工业园进行了考察,探索与清远进一步探索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在充分对比各产业园的土地规划指标、开发成本、发展空间、交通条件、产业配套以及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等条件后,顺德最终确定了清远华侨产业(英红)园作为合作共建区域产业园的选址。顺德区区长梁维东表示,目前顺德开发强度已经很高,土地资源瓶颈突显,企业继续发展必须有更大空间,希望通过此次新型区域合作,破解发展的难题。
广东顺德(英德)产业园以产业链招商为主,入园企业以环保、生态企业为主,重点是顺德区的家电、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以及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争取建设成为主导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配套完善、产出水平高的现代产业基地。顺德中小企业局局长张鹏介绍,该园区的工业用地除了提供给顺德的大型制造企业,还将重点提供给顺德“龙腾计划”所涉及的中小企业。
“这次英德的产业园建设,不同于以往的单个企业转移,而是产业链的转移,同时也将管理服务移植过去。”张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各级媒体纷纷评论, 区域合作产业园采取“飞地管理”的模式非常好。顺德曾经建设了一个“农业飞地”中心沟,这个产业园可以看作是顺德和英德携手共建的现代工业“中心沟”。按照英德目前的GDP推算,十年后,这个产业园的效益将再造一个英德。
事件背景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顺德土地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日益显著。
顺德与英德签约当日公布的《顺德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报告》显示,顺德区土地面积806平方公里,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为736.07平方米,不到东莞的一半,是中山的56%、南海的73%。杏坛园区的开发,成本达60万元~70万元/亩,一般出让30万元/亩,即使开发也只能满足2~3年的产业发展需要。目前顺德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了48%,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香港。顺德区内土地挖潜的能力十分有限,不适宜再大规模开发工业项目。
顺德全区300家龙腾企业中,2011年有224家因扩能而有用地需求,用地总规模达67167亩;企业上市方面,按区的战略部署,未来3~5年上市企业达30~50家,企业募集资金的项目需要大量的土地支持。
顺德与英德签约当日公布的《顺德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报告》显示,顺德区土地面积806平方公里,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为736.07平方米,不到东莞的一半,是中山的56%、南海的73%。杏坛园区的开发,成本达60万元~70万元/亩,一般出让30万元/亩,即使开发也只能满足2~3年的产业发展需要。目前顺德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了48%,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香港。顺德区内土地挖潜的能力十分有限,不适宜再大规模开发工业项目。
顺德全区300家龙腾企业中,2011年有224家因扩能而有用地需求,用地总规模达67167亩;企业上市方面,按区的战略部署,未来3~5年上市企业达30~50家,企业募集资金的项目需要大量的土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