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图书馆“通知”


 
简说图书馆“通知”
      图书馆经常需要向读者告知某些事项,经常使用通知。一般说,写一个通知并不困难,但是,要把一个通知写得清楚、精炼,涉及行文上的一些知识。本文就撰写通知的有关问题做一探讨。
    1.通知是一种公文 
    通知是机关或单位向特定群体告知有关事项的晓谕性公文。通知可分为指示性、批示性、事务性、知照性等类型。本文仅讨论事务性通知,又称工作通知。不管一个通知有多么简单,它都是代表一个单位向特定的公众群体说话,因此应该严谨、庄重,就目前的办公条件,应该使用打印件。得体的通知不仅表明通知的严肃性,同时也反映一个单位的良好形象。此外,通知应该提前张贴,笔者认为,至少一天,一般三天为好。重要的通知如开馆时间变更,新业务的开展等,提前一周为好。“读者第一”怎么体现?如果总是到最后才通知,甚至该通知的不通知,恐怕不仅仅是“第一”不“第一”的问题。
    2.通知的结构 
    通知一般包括四部分,即标题+受众+正文+落款及日期。受众,在正式的公文中称为“主送机关”,本文指通知所面对的公众群体,有时可以省略。其它3部分不能省略。落款,即本通知的发文单位,也称为发文机关。落款被省略,容易产生模糊。
    3.标题概括主题 
      在正式的公文中,通知的标题一般包括三部分: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图书馆关于邀请书商来校展销图书的通知” ,发文机关:图书馆;事由:图书展销进校园;文种:通知。 一般情况下,发文机关可省略,事由和文种不省略。
      标题概括主题,节省阅读者的时间,这是撰写标题的原则。标题不可太长,简明扼要,需要动一番脑筋。好的标题,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笔者认为更主要的是责任心。
    4.正文清楚简洁 
    图书馆通知,一般都是告知读者某些事项,通知的事项要写清楚,以读者容易明白为原则,通知事项的背景、原因等,尽可能省去。
    5.严格程序 
       通知的发文程序概括地说有三步。第一步:拟稿+签发,通知应该由办公室人员按照有关领导的布置撰写,签发即决定发文时领导签字。第二步:打印+复核+用印,打印前或打印后请领导审,用印,即加盖图书馆公章。第三步:公布(张贴)。
        
作为公文,通知反映一个单位的政策水平和服务职能,领导应该给予足够重视,重要的通知应该亲自起草,必要时还要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