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超:谢谢!非常高兴各位的参与,一起分享一个话题。这个话题也是现在很多企业都非常关注的话题,我们媒体也非常关心的话题。就是现在新媒体整个带来的变化。未来新媒体会朝什么样的趋势,这些趋势对于营销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我本人在过去十多年当中一直做第三方,一直做研究和咨询。从传统的我们讲的线下的传统企业的一些顾问,包括他们的一些品牌的战略、营销策略的咨询,一直到现在最近两三年比较关注新媒体和新技术为营销所带来的影响,包括对消费者所带来的一些影响。所以我想今天也是和大家一起互动和分享一些本人的观点和过去研究当中的一些看法。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
媒体格局之变
今天说数字化媒体的发展,特别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整个传媒的格局。现在这个格局怎么样去变的呢?这是我们的一个数据库,其实我们在过去十三年当中,大概每年都会追踪中国有七八万消费者样本,看他们媒介变化,和消费行为和趋势的一些变化。在过去的时间当中,我们会看过去五年里面所有的媒体里面互联网是增长最快。现在网民规模是4.57亿,我们调查网民里面每周上网在十个小时重度用户从三年前61%涨到现在72%,现在明显看到很多人已经对互联网形成一种依赖。花在互联网的时间是17.6个小时,比美国还要高。甚至互联网已经开始挤占电视黄金时间,在过去几年当中实际上互联网经历了一个曲线,其实过去的曲线是相对比较平滑的曲线,一天24个小时。现在明显看到一个趋势,每天六点钟以后这个时间,实际上这个曲线已经明显发现他们已经开始抢占,上网的时间开始抢占看电视的时间。电视对于35岁以下的人来讲,电视已经变成一个环境型媒体,或者变成一个伴随式媒体,或者说变成一个有仪式感的家庭活动。可能很多人家里聊天的时候可能看着电视但是不一定看,已经变成一种背景音乐,变成一种广播媒体。这个是目前我们所发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甚至今天已经发现很多人可能春晚是每年非常重要的挤占中国人生活很重要的节目,但是现在我们发现这两年的春晚你会发现很多人根本没有在电视机前看,或者在电视机前看完之后就在网上发泄,去恶搞,去评论,但是我们发现在春晚的时候整个互联网上网的人群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
社交媒体用户、网络视频、电商用户,这个曲线会更加突出,特别是网络视频用户,整个黄金时间曲线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电视。这些人已经形成了对网络视频的依赖。所以互联网在改变很多的产业,也改变了很多媒体的习惯,同时也在改变我们企业的营销。这些年大家在讲传统媒体,旧媒体,做一个分类,我们以Google,Facebook,雅虎为代表的新媒体,过去新闻集团CBS这些公司看作为旧媒体,或者是传统媒体,实际上我们从这两个图的比较当中已经明显的发现,今天的新媒体的市值跟传统媒体的市值已经旗鼓相当,甚至新媒体的成长的速度,比传统媒体还要快,或者它的整个规模的成长速度比传统媒体更有影响力。
互联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门户为基础的阶段,雅虎基本上是一个没落的互联网门户,因为门户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个门户的时代我们更多叫1.0,所有的信息都是你传递给所有受众的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传统媒体区别并不是特别大。只不过我们运用了互联网的技术,它变得更加多元,或者它的内容承载量会更大,信息承载量会更大。第二波实际上我们经历了以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浪潮,这一代浪潮是用户主动去寻找信息的浪潮,以搜索为代表的模式就出现了。我记得以雅虎为代表的那个时候,我记得那会儿我刚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每次到网吧上网,那个带宽非常慢,那会儿没有宽带,每次去杂志、报纸上炒很多的网址,然后记在一个本上,在网吧一条一条输进去。当然现在很快,我们就发现有搜索引擎,所以搜索引擎解决了人们搜寻信息的问题。第三波浪潮实际上是以Facebook、Twitter为代表的模式,就是社交媒体时代。不仅带来信息之间交互,还有人跟人之间信息的传递,有可能信息和人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和人跟人之间在互联网上关系的变化。在美国大家聊完换完名片会说你在Facebook是什么名字,什么帐号,或者你在Twitter上面?现在有一些变化,有很多公司名片上最早会印博客,现在会印微博,甚至还会有一些人印SNS一些地址。社交媒体的时代,每个人在互联网空间有一个身份,企业也将会有一个身份,这个身份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家通过你这个身份去了解你做什么,在想什么,对整个新媒体和数字媒体带来很大的变化。
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传统媒体为此感到非常紧张,我们来看纽约时报,它已经是104次获得普利策奖,整个发行量在全美国一直排第三名位置,发行人明确2015年时候已经不再印这张报纸,这张报纸跑哪里去,一方面跑到口袋去了,就跑到Ipad去了,还有就是跑到互联网上,他要推一个社交分享的新闻网站,现在已经开始运行。他是通过人们的这种新闻的一些分享,然后来更加的交互和回应,然后来创造内容,利用人们来创造内容,用网民来分享内容,来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新闻生产和制造的模式。所以传统媒体已经在做数字化的变革,所以我们说像默多克新闻集团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一个大颚级的巨头,但是他70多岁还要做一个所谓的日报,就是在Ipad上的报纸,因为他不甘心,为什么他还要买my Space等等,因为他不甘心被新媒体淘汰。包括现在所看到的传统媒体集团成立所谓新媒体公司,或者新媒体事业部,讨论怎么样结合互联网,甚至结合移动终端向用户传递咨询和内容。如果这个潮流有很大进展的话,也必将改变我们的信息传播和营销模式。包括BBC这样的电视台,也在强调他们网站一些分享。
在国外其实流量比较大一些网站有很多是传统媒体的网站,传统媒体自己办的网站,但是在国内流量比较大是什么,实际上还是以门户为主。为什么呢?实际上今天很多传统媒体做数字化的时候,更多只是一种复制和搬运工的角色,把报纸上内容搬到互联网上,建一个网站以为自己数字化,以为自己获得那些互联网的受众,实际上这个是一个非常错误的一种选择。所以我想在座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跑到北青网上看北青报的内容,也不会跑到新京报网站上看新京报的内容。可能习惯到搜狐上看内容,到门户上看这些新闻。但是你不会跑到报纸上网站,为什么不吸引你,只不过把这些信息重新组织了一遍,放在互联网上,既不能分享,也不能评论,也没有办法跟别人建立关联和互动,可能对它的兴趣就会非常的小。
正因为数字,我们说数字化不仅改变传统媒体,数字化也改变包括像户外这样的形式。户外的数字媒体也是在全球整个媒体当中发展比较快的,这个是来自中国一家专门做数字媒体户外投放公司,整个户外媒体投放2010年已经占到38%,过去以传统大牌形式,现在已经变成数字化屏幕。数字驱动户外媒体,整个投放的进额,数字户外已经占到了户外投放三分之一的比例,这个超过了美国和欧洲。美国和欧洲大概就是15%左右,但是在中国是38%,大家会发现你眼睛所到之处都是媒体,到电视看到分众屏幕,坐公交车看到华视屏幕,现在甚至上厕所都有户外媒体,餐桌上都有户外媒体,我们媒体基本上以爆炸这种形式。很有意思,因为数字化所以带来传统媒体的升级,户外媒体不到数字化的时候,分众一年能够做到40亿广告销售,但是传统户外媒体里面过去最多也就是十几个亿,传播上带来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我们看到格局的变化。
新媒体趋势与营销变革的数字风潮(1)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