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捧瑞郎


  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当今世界三大货币,日元和英镑不时上前凑趣。此外,另有三小国际货币: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和瑞士法郎,其中尤以瑞郎广受追捧,地位堪比黄金。

  投资者购入加元、澳元和瑞郎,并非只是看重这三国的经济本身,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加拿大经济上与美国关系密切,有人戏称加拿大是美国第51个州。但加拿大金融政策比较稳健,国内贫富差比也远比美国要小,所以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躲过一劫。投资加元,可以分享美国经济成果,同时还能通过加元的缓冲地带,减轻美国经济下滑所造成的损失。换句话说,投资加元可以保本,万一美国经济走强,顺带可以得到大额外回报。投资澳元其实也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澳元是与中国经济挂钩。其实,加拿大也有很多矿产,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矿产价格飞涨,加拿大也是坐收渔利的——投资加元,也可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瑞郎当然也有此功用,瑞士与欧元区经济联系密切,但其货币又置身欧元区外。购入瑞郎,可以帮助爱在欧元区一带活动的投资者在货币方面保值、增值。

  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相比,瑞士没有丰富的矿藏,却另有其独到之处:是一个让人放心的聚财之地。瑞士是个弹丸小国,面积4.1285万平方公里,人口790万,但产业齐全,包括化工产品、医药、精密仪器、乐器和机械,其中出口产品中化工占到了34%。瑞士的银行、旅游等第三产业也名列世界前茅。UBS和Credit Swisse跻身世界顶级投资银行。还有,瑞士通货膨胀不到1%,经常账户的盈余达15%。政府总债务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远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比例。2010年,瑞士成年人的人均资产为37.2692万瑞郎。达沃斯论坛将瑞士定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国家。所以,但凡国际金融一有风吹草动,有人立马就会去追捧瑞郎。

  瑞士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敛财可是一把好手,经验丰富,十分老到。当然也有不能向外人道的隐秘。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发横财不富。瑞士一家军火商拉拢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由一位绅士型老商人出面与中情局官员洽谈。老商人提出权钱交易方案,但中情局官员断然拒绝。老先生毫无愧色,从容镇定,接着问:“你喜欢金发女郎吗?”

  外籍劳工也为瑞士致富作出了很大贡献。那些富得流油的国家哪个没有外籍劳工的血汗?新加坡一直为其有效的治理自傲,总是自称国民多么的勤劳、勇敢,但还是要依赖外国劳工。瑞士就不用说了。按照2004年的统计,瑞士人口中21.8%是外国人,其中外籍劳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在今天的瑞士,有10%的家庭是千万富翁,世界上许多顶级富豪都在此处有物业。瑞士山川秀丽,风光旖旎,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真的是到处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瑞士的楚格州(Zug)面积240平方公里,90%是森林、农田和湖泊,其余的地方是各种商业机构,有私募股权基金和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住宅和办公场所都是低层现代建筑。楚格州山清水秀,是真正的人间天堂。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都是笑眯眯的。

  可是,读欧洲历史便知,瑞士曾经是贫瘠的穷国,很长一段时期瑞士人是靠给外国当雇佣军为生的,成为富国只是近代的事情,据说是与低税率有关。世人皆知,瑞士是避税天堂,而瑞士的楚格州又是避税天堂中的避税天堂。那里最高的个人所得税是22.9%,公司所交的平均税率是15.4%。而美国联邦政府所收的公司所得税为35%。 世界各地的顶尖富豪因此蜂拥沓来。所以,现在要想在楚格州过好日子得有个前提:必须有钱,而且必须巨有钱。如果年收入在37万美元与49.5万美元之间,那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的。瑞士其他地方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可能让国人看不懂的是,瑞士富人多,但只有37%的人有自有住宅。

  但瑞士毕竟是小国,经济总量有限,若是各方都购进瑞郎,瑞郎势必疯涨,有可能出现通货紧缩。如今,瑞士也有些吃不消了,瑞士央行已经强行规定, 如果欧元与瑞郎的比价超出1:1.20,瑞士央行便要干预。许多富豪记得,早在上世纪70年代,伯尔尼政府就曾一度推行负利率,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外国人在瑞士银行开户。真是,乐极生悲,受人追捧,也带了莫大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