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向世界纳税?


为什么要向世界纳税

 

子子

 

      这是一个突兀而又奇怪的问题。勤劳的中国人民到底有没有向世界纳税?回答是肯定的。向世界纳税,这实在是荒唐,可它又是现实发生着的。 

      1985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关于批转财政部〈关于对进出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的通知》,规定从1985年4月1日起实行对出口产品退税政策。从那时起,我们便向世界纳税。出口退税,是国际上通行的税收政策。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税负更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更低,更具竞争力,因此,享受中国制造的外国消费者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大量实惠。这样的出口退税也就意味着补贴了外国消费者,也就意味着中国纳税人向世界纳了税。
   出过国的人是幸运的人,因为他们更能观察到事实真相。有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欧美发达国家居然比中国国内的价格更低更便宜!外国消费者的确比中国消费者更能感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任何产品生产都依赖于纳税人缴纳的各种税收供给的各种公共服务,同样的产品,同样的资源消耗,在出口退税的遮掩下,利用这些公共服务生产出来的出口产品却在未完全支付公共服务的价格的情况下就由外国消费者享用,这种无形税交的让人感觉是杀贫济富,是冤大头!更令人吃惊的是中国的出口一大半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如此一来,出口退税就直接由世界其他国家享有了呢!
    据统计,中国每年向世界上交2000多亿税,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记得有人曾将中外合资企业比喻为中国人娶了一个洋媳妇。然而,由于这些狡猾奸诈的“洋媳妇”的阴险算计,通过明亏实赢来避税,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利润,造成国有资产缩水流失。加上对外企的慷慨税率优惠和各方面的政策倾斜,这些就都成了变相补贴外企。结果就是,外企数量和投资越多,国人向世界纳的税就越多。
    还有,更触目惊心是中国的外汇储备!美元是由美国政府发行的,美国可以从中获取铸币税。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美元的贬值,让中国的外汇储备汇率折算损失超过1万亿人民币,也就是向世界缴纳同等的铸币税。量化宽松,评级下调,意味着美国的通胀输出,意味着美国国债的贬值,这样的影响,对中国外汇储备损失来说,也就意味着向美国缴纳通货膨胀税。
   为什么中国这般消耗大量能源资源?为什么中国如此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却贫富悬殊?为什么同样的消费待遇宁予外邦不予国人?这些,大概不能仅仅用“这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式的表述就能搪塞了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