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降级风暴


  8月5日晚上9点,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信用3A评级。消息一出,8月8日,全球股市以摧枯拉朽之势度过黑色星期一,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宣称“这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美国财政部长盖纳特则愤怒地表示:“他们所犯的错误是低级的、常识性的错误。”标普总裁夏尔马在接受CNBC财经电视台专访时回应:“我们无非把事实又说了一遍,甚至总统也承认,我们的债务水平确实在不断攀升。”

  8月8日,黑色星期一,华尔街上的投资者们度过了相当糟糕的一天。

  虽然,这条街上的交易员们把电视调成了静音;但当奥巴马出现在荧幕上方时,道琼斯工业指数还是应声而跌,最终暴跌了635点至11809点。

  与此同时,另外两大指数标普500下跌了6.7%,纳斯达克下跌了6.1%,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天。

  这是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后,奥巴马第一次公开回应。奥巴马指出,他不赞同标普将美国信用评级下调一个等级,他同时表示,市场仍然相信“我们的信用等级是AAA”。

  对这次总统宣言,市场毫无起色。全球股市继续以摧枯拉朽之势,走向“崩盘”。

  接着,轮到了亚洲。星期二,亚洲股市全线急跌。韩国股市跌幅一度接近10%,香港接近8%。最终收盘跌幅收窄,上证指数跌0.03%,香港下跌5.66%,日本股市跌1.68%。

  经过连续两天暴跌后,全球多国股市已经进入熊市区域,较前期价格高点下跌超过20%,导致数千亿资产瞬间蒸发。

  如同噩梦重现,很多人担心的是金融危机是否再次爆发?当天,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接受一家法国电台专访时说:“这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如果领导人没有做出重要的决策,它可能早已变成一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美国百年来首次丧失3A评级

  一切源于标准普尔的评级。

  《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曾这样形容另一个评级机构穆迪:“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

  这并非戏言,只不过这次的毁灭者变成了穆迪的竞争对手标准普尔。不过,标准普尔总裁夏尔马看到这一幕时,并不心悸。他感觉:“标普只是做了它该做的一切。”

  8月5日晚,标准普尔表示,出于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担忧,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至AA+。这是美国百年来第一次丧失AAA主权信用评级。

  市场普遍担忧,一直以来被投资者笃信为“避险天堂”的美国国债,将不再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投资之一。

  和三年前雷曼兄弟选择在周末发布破产消息一样,标普也选择在美国三大股市休市后的周五(8月5日)晚上9点才宣布这一爆炸性的新闻。当时,标准普尔在网站首页最醒目的地方用粗体字写道:“标普降低美国评级。”市场顿时惊慌失色。

  标普表示,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美国债务状况堪忧,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逐年上升;二是美国国会日前通过的提高债务上限法案效力不够;三是标普对美国国会未来应对类似问题能力的信心受挫。

  标普与美国财政部的博弈

  对于标普的惊世一笔,各方反应不一。

  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赞誉标普“有骨气”;投资大师杰姆•罗杰斯则表示:“标普应该(将美债评级)下调更多,而且应该在多年前就这么做了。”不仅如此,罗杰斯还认为美债的评级未来还会进一步遭到下调,“是的,美国已经破产了,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

  然而,股神巴菲特却对媒体表达了不同看法。“事实上,如果有AAAA评级,我愿意授予美国。”他透露,其麾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超过400亿美元短期美国国债,尽管标普调降美国评级,他也不打算抛售这些国债。

  最激烈的当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他在给《纽约时报》的信中写道:“妄为”这个词能最好地描述标普下调美国债务评级的决定。“一般传统上,我们对这个词的举例解释是:一个年轻人杀了自己的父母,然后乞求怜悯,因为他成了孤儿。”

  反戈一击的自然还有美国财政部。原本打算在债务上限达成一致后就辞职的美国财政部长盖纳特决定坚守岗位,他对标普的愤怒到了难以言说的地步——“他们所犯的错误是低级的、常识性的错误。”

  当天,美国财政部发言人发表简短声明,首次公开严厉谴责标普,称标普所作降级判断“因一个2万亿美元的误差而存在缺陷”,不可理喻。

  事实上,在标普正式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前,标普和美国财政部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执。

  8月5日晚正式宣布前,标普首先把降级的决定告诉了美国财政部。而财政部坚称标普计算错误,认为标普关于可自由支配开支的估算结果比实际高出2万亿美元。

  “6个小时之内,电话响声不断。”标普CEO在接受CNBC专访时表示。最后,标普不得不从分析报告中删除相关数字,但仍坚持自己的降级决定。

  标普负责降低美国信用评级团队的主要成员,顿时成为了全球焦点。这三个关键先生分别是:标准普尔全球主权信贷评级委员会主席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标准普尔全球主权评级主管比尔斯(David Beers)、多伦多分析师斯万(Nikola Swann)。

  在此之前,三人几乎都籍籍无名。但现在,几乎全球每一个国家的财政部长都知道他们。尤其是主使这次降级行为的纽约人钱伯斯,他因从未学过经济而饱受质疑。钱伯斯大学攻读的专业是文学和哲学,曾经拿到英文文学硕士学位。他进入金融业的第一份工作是欧美银行国际部,他最终从管理层的实习生做到了副总裁。

  标准普尔发言人沃尔金说,作为金融分析师的钱伯斯主持主权评级委员会的工作,而后者是由不同背景的“高级主权分析师”组成。

  标普始末

  就在5日标准普尔公布了降级结果之后,各国领导人就开始了频繁电话磋商,力图控制可能发生的爆炸性股灾。

  但恐慌情绪的蔓延不可避免,标普对美国的降级打开了一个可怕的口子——既然美国都可降级,法国或其他国家为什么不可以?

  那么,让全球市场顷刻之间翻云覆雨的标普,究竟是何来历?

  事实上,标普的创始人亨利•普尔先生出身贫寒。在19世纪美国大兴铁路之时,他成为了《美国铁路》杂志的编辑。爱好写作、又有数十年铁路工作经历的亨利•普尔,是一个优秀的记录者。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19世纪中期的美国政府腐败有多彻底?此时,美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而股市已经相当火爆。当时,有关政权监管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而关于铁路运营情况的信息,几乎为零,欧洲的投资者对于这一片新大陆一筹莫展。

  亨利•普尔从中看到了契机,他不仅善于纪实而且长于分析,一本《美国铁路》把美国铁路公司复杂的财务状况、内部的运营结构描绘得十分详尽。

  1860年,亨利•普尔与儿子亨利•威廉一起创立了标准普尔公司,按年披露上述信息。经过多年的运作,1975年,美国证监会认可标普作为“全国指定评级组织”。除了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外,该机构还拥有大名鼎鼎的标普500指数。

  然后,关于信用评级的争议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十年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面对金融动荡和企业危机时的差劲表现令人不敢恭维。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酝酿之时,标普、惠普、穆迪这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无一发出预警,等危机爆发后又慌张应对,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

  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之前,三大评级机构一直将其列为投资级,而在安然即将爆发危机前的第4天,却将其投资评级连降三级,安然的信用评级迅速跌至投机级,进而引发安然的破产。

  在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债危机迅速席卷全球的同时,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也受到了市场的强烈质疑。在这样一场恐慌中,评级机构对危机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也就是克鲁格曼所说的——虽然美国的确不再是那个曾经稳定、可靠的国家;但标准普尔的信用更差。

  美国国债危机

  美国国债危机由来已久。事实上,2001年小布什接替比尔•克林顿入主白宫时,美国财政状况还很健康。但两场代价高昂的战争和经济衰退等,令这些盈余消耗殆尽。

  2005年1月,小布什连任时,美国国债为7.6万亿美元,而现任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已升至10.6万亿美元。三年后,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急转直下,税收大受影响。奥巴马7000亿美元刺激计划,将赤字推至经济总产出的10%以上。

  目前,美国支出的每一美元中,就有0.4美元是借来的。到2021年美债务总额可能达美国经济年产值的100%,而到2035年可能达到近190%。

  此前,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直到最后时刻,才就提高美国国债上限这一议题达成协议。

  而标普早在4月就对美国债务给出了负面的评级。这一次,比尔斯毅然决定下调了美国3A评级。“我们认为那些政府官员在处理导致美国公共债务负担的结构性问题上,显得过于小心了。和AAA级所要求的标准不符,也和其他拥有AAA评级的国家不在一个水平上。”这个留着八字胡、烟不离手的主管说:“我们的信息是非常一致的,而且数字会替自己说话。”

  比尔斯还表示:“考虑到美国当前债务的性质,目前财务政策的极化特性,我们不认为美国主权信贷评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有立即被重新升级至AAA级别的可能性。”标准普尔一名高级官员提供的资料显示,之前主权信贷评级重返AAA级别的最快速度是九年。

  正如标普所言,他们无非是把事实真相重复了一遍而已,美国债台高筑,预算膨胀,财政赤字削减乏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而旷日持久的债务上限府院之争,也早让全球媒体懒得多言。

  市场并非真的担心美国会还不起债,却担心他们自私地选择“有债不还”,到最后一刻才勉强妥协的债务上限危机,更加深了人们的这一担心。

  总而言之,《论坛报》指出:美国丧失3A评级,巨大的心理影响和实际影响相交织,构成一个具有全球冲击力的符号性事件。

  此次标普降级破灭了一系列的定式和神话:比如金融杠杆万能;美国资信不败;印钞机和信用市场,可以无休止地拯救美国经济,这就从内心彻底击溃了投资者。

  美国人民联合银行财富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特雷诺这样说:“2008年真的是一场金融危机,而这次事件则真的是一场政治危机。”一个例证就是,在美国被降级后,一些全球顶级投资机构给出了一般人眼中最不可能的投资去向——美国国债。

  与此同时,标准普尔主权信贷评级委员会主席钱伯斯指出,虽然美国主权信贷评级被调降,但是美元还将继续作为关键的国际储备货币存在。

  那么,标准普尔究竟是如何下调了美国国债的信用等级的呢?以下是CNBC财经电视台对标普总裁夏尔马的专访。——巴菲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