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8月的CPI同比上涨6.2%。与7月的高点相比,8月的数字有所回落,但仍高于6.1%的市场预期。
对于这个数据,市场的普遍观点是,由于翘尾效应的逐渐降低,7月通胀见顶基本已成定局。不过,从8月从回落速度来看,低于市场的预期。之前不少大行的预测均在6%甚至更低,所以,市场多少还是有点失望。与此同时,由于9月面临中秋、国庆两大假期,历史上9月的CPI环比上涨幅度一直比较大,据统计,过去10年,9月CPI环比平均上涨0.7%。这实际上再次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9月的CPI数据依然还会维持在高位。CPI的快速回落要等到第四季度。
记得6月份,温家宝在伦敦接受采访时,把今年的通胀目标从4%放宽到5%。所以,在我看来,货币政策微调的前提是CPI回落到5%以下,除非,实体经济出现大的滑坡。而从8月的其他经济数据分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消费增长17%,投资增长25%,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处于缓慢回落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快速滑落的迹象。因此,政策的调整估计也要等到10月份之后了,包括目前不少投行提出的调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建议,也要看CPI的脸色行事。
上周的《等待》中我说过,目前的机构投资者是“不见物价回落不出兵”。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实际上也为今年余下3个多月的A股定下了基调:如果CPI从10月开始将出现快速的回落,而且这种态势将一直维持到明年上半年,那么,就中期而言,年内走出一轮具有爆发力的中级行情,也就是今年大家一直在等的“吃饭行情”的可能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只不过,短期在CPI没有有效回落之前,中小投资者或许还将依然倍受煎熬。
之所以是“中小投资者”,是因为上次我也分析了:目前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仓位普遍很轻,对他们而言,不是煎熬,而是等待
货币政策短期难以松动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