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未来5年投入350亿为民提升幸福指数
李华新
幸福指数首次写进了新疆乌鲁木齐市党代会的报告。自治区党委常委、新疆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朱海仑在报告中说,未来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要投入350亿元用于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1-09-24 01:49:34 http://www.iyaxin.com 来源: 亚心网 )
在党代会的报告上,把幸福指数写入报告,这其中的分量自然是很重,因为这是党的一级组织在这个庄严大会上的承诺,而且是这和表现的民生紧密相连的件件都是具体的事实。而且是幸福的指数,也是非常具体的。
什么关乎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找工作、高房价、上学、地沟油、看病难、老无所依……在人们追求幸福时,这些问题成了一个个“拦路虎”,更成为人们共同的心愿和关切,每个人都希望通过落实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切实享受城市繁荣发展带来的实惠。
现在要着手解决局势一些具体的民生,这些事情可是件件都是牵扯到百姓利益的大事。“民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
新疆的经济要发展,百姓的生活要改善,在经济发展和民生的生活之间,新疆乌鲁木齐市在弱化GDP,或者说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民生,注重市民的幸福感。
过去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财政用于民生的社会事业领域的支出达292.7亿元,这表明今后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对民生投入将呈持续增长态势,而这些资金将是实现一系列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保障。
但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民生的问题都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和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民生是政府的首要责任。因此说,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些任务都是需要进行投入的,提升幸福指数是当地的党委政府的首要责任,这一点能够在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是政治生活中的进步表现。相信,这个预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