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博问政”


  “微博问政”是早已存在的“网络问政”的升级版。一些公务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并非像一些人戏谑的那样,仅仅为了在网上喊领导一声“童鞋”,而是出于政务改革的需要;普通民众热衷于“微博问政”,则是出于关心国家大事和参政议政的实际需要。 “微博问政”与“群众来信”、“市长热线”等问政方式相比,因其具有互动、分享、辐射性传播等特性和优势,从而使得这一问政方式更为经济、便捷,问政效果也更为直观、显著。

  对于政府官员来说,积极利用微博这种新的传播手段推行政令,不仅节省了办公成本,彰显了亲民作风,而且也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政府利用微博服务施政有其积极意义,但鼓励开通政府官方微博和官员微博只是第一步的工作。

  要保证“微博问政”不流于形式,就要致力使微博这个“虚拟平台”发挥实际的效用,不能只满足于政府形象塑造和信息发布而忽略了网民反映的问题解决。大量的“微博问政”信息属于舆论监督范畴,比如对政府决策和实际工作的批评意见,以及对一些官员贪腐行为的曝光。能否真诚地对待诸如此类的问责并据此改进工作,是考验“微博问政”能否落到实处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