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过来跑就是第一


  讲营销课程时,我总是说,做营销策略,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定位”。

  找准自己的位置,对产品至关重要,对人生更是关键。

  无论是职业,还是生活,角色的定位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人生的过程大都是在寻找、明确和调整自己位置的过程。人生许多悲哀和烦恼,基本都是跟角色位置错了乱了有关。这种定位有时是社会性的,是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与平衡。有时又是自我性的,是人与自己内心的探寻和对话。

  定位的过程,是对自身能力的测评过程,也是对环境资源的判断过程,更是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过程。最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愿望的明确过程。

  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并且有条件做成,这样的人生是幸福的、幸运的。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太可能在一开始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准确位置。大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试错的过程来修正自己的人生坐标。伟人曾经说,他一辈子是靠总结经验教训获得成功的。

  人生的角色位置调整,有时是主动的,通过自我的超越实现自己的美丽转身。有时是变动的,是在遭遇挫折走投无路时置之死地而后生。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变动突破,聪明的人总能够吃一堑长一智,每走一步都形成自己的积淀,让自己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角色越来越明确。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些“半路出家”的体育明星的成长故事,也许对我们生活职业过得不太爽的人,是一个启发。

  出身于体育世家的姚明,起步的运动项目居然不是篮球,而是水球。姚明小时候的身高就很高,于是被水球队看中了,因为水球队需要身材高大的守门员,这样人高手长,封堵的面积才够大。不过虽然条件不错,但姚明最终还是被水球队舍弃了,他回忆说:“主要是教练嫌我游得太慢,没办法我就去打篮球了。”

  谁能想象,一代巨星姚明是在遭舍弃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变动选择去打篮球的。

  而寄托国人期望的明星刘翔,其运动生涯更是充满波折。当年刘翔最先练的项目是跳高,他的最好成绩是1.97米,并且还有一个副项100米。两个项目都拿过不错的成绩,但没几个人看好他的前景,因为他的身高体能测试显示,这两个项目无论他怎么练,充其量只会是国内一流,远不可能成为国际顶尖高手。

  刘翔很幸运,遇到了两个了不起的教练。一个是现在的孙海平,一个是启蒙教练方水泉。他们在总结刘翔的特点后,做出了看似平常、但充满智慧的判断:在跳高运动员中你跑得最快,在短跑运动员中你跳得最高,那就改练跨栏吧。因为跨栏既需要跑又需要跳,刘翔的两个不算特别出色的特长结合在一起,就在一个新的领域里成了顶尖高手。

  我们总是抱怨生不逢时,总是愤闷怀才不遇,总是感慨能力有限,看看身边的那些成功者,其实他们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境遇,未必比我们更优越。能否做得更好,需要变革的勇气,需要变革的愿望,也需要变革的智慧。

  超越人生的红海,进入生命的蓝海,在老驴看来,最重要的还是眼界,有了开阔的眼界,才会有更高的理想,才有自我超越的欲望,也才有对环境变化的判断能力,才有创新求异的思维。

  跑到最后一名的人,常常也没必要绝望,倒过来跑,你就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