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媒体人郭宇宽赴公益活动 捐千元至中非希望工程


2011-09-28 17:15 雅虎娱乐

“昨天向中非希望工程捐款1千元,今天收到了捐赠发票。曾经听非洲朋友向我抱怨,中国人去非洲赚了那么多钱,带走了这么资源,毫不关心非洲人的福祉,你们比当年殖民者还要自私!我说那并不是中国人的全部。我不是财主,只是略表心意。感谢@涂猛 感谢@卢俊卿 给我这个机会。”

这是资深传媒人士、著名媒体人郭宇宽9月25日13时许发的一条微博。

近日来,关于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和《南方都市报》的论争逐步升级,支持各方观点的人也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见解,并作出行动配合。对此事件保持密切关注的郭宇宽也在微博上陆续发表自己的见解。9月24日为了表达对慈善事业的大力支持,他向主办“中非希望工程”的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捐款1000元,并在次日拿到了捐款发票。证实自己在24日向“中非希望工程”捐款1000元,已收到捐赠发票,并称:“我不是财主,只是略表心意。感谢涂猛,感谢卢俊卿给我这个机会。”由此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激烈争论。

有关于郭宇宽的百科介绍如下:男,资深传媒人士、著名媒体人。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历任陕西卫视、湖南卫视主持人,《南风窗》高级记者和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记者。早年曾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在职博士。

郭宇宽的作品包括《拆迁备忘录》、《信访困局》、《辩论短打》等,他的新闻作品《天价住院费》曝光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550万天价医疗费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并有数十篇社会评论文章在《南方都市报》发表。

在郭宇宽对于此次事件的微博发布、转发和回应中,可以看出,他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媒体的舆论导向观和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辩论方式进行了评价:

有关于媒体报道的关注点

争论是以媒体(《南方都市报》)、媒体人作为一方观点,与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一方的观点的交锋。前者依据《南方都市报》先前的“揭穿”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八大谎言”的报道,始终强调协会的“不合法”和“敛财”行为。后者则据理力争,摆出事实说明协会的操作是合乎法律规范的,并且已经在慈善领域作出了很多的贡献。

在这里,郭宇宽指出《南方都市报》方面在导向上存在的巨大问题,而这个问题是造成双方至今仍争论不休局面的根本原因:“南都的同仁们……花这么大精力,把卢俊卿内裤什么颜色都调查出来了,却没有花最起码的精力和脑力,把公益的基本逻辑搞搞清楚,这除了迎合民众的窥私欲又有何益?传达一些也许超出你们的知识范围的声音好么?”

20世纪初期,美国新闻界对于社会阴暗面的调查和披露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罗斯福总统借用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中的说法,将采写揭黑报道的记者称为“扒粪者”。郭宇宽在微博上就说:“所谓深度调查……就是没调查出哪怕一条卢到底有什么罪。这样的调查报道,不是在扒粪揭黑,是在泼粪,甚至喷粪,刻意把人污名化,姚文元的笔法。”他认为,媒体的一些报道中,还隐约可以看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子,“姚文元的笔法”依然存在。

关于公民辩论的逻辑性和深度

例如,有人在博客上推荐了刘植荣的文章《国外慈善怎样管?》(载《羊城晚报》9月24日),引用其中的文字来说明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操作上的失当:“美国:可上网查到所有慈善信息;加拿大:不得擅自到国外搞慈善;英国:管理者不领取报酬;澳大利亚:去没有注册的州募捐属于非法。”

对从此文中提炼出来的观点,郭宇宽表示很不理解:“这种可笑的故事怎么也会有那么多中国人相信?英国这么多专职慈善管理者都不领报酬,喝西北风?都像查尔斯王子靠老妈养?”于是,郭宇宽针对盲目地例举国外慈善组织的部分政策的做法,在微博上回应道:“我之所以苦心孤诣推广公民辩论的训练,因为很多人不管是记者还是大学教授,都不懂什么叫说理,东拉西扯好多细节,显得很用心,倍儿专业,都不知道要说明什么问题?什么推理逻辑?现在很多所谓调查研究,琐碎度很高,就缺深度!”

他希望公民质疑时也要保持一份理性和公正:“我更觉得卢俊卿父女,没有做错什么。要说他们的缺点,就是公关策略太差。在一个如此不友好的氛围中,他们保持了礼貌,更是难得。 当然很多人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卢反复讲我们不是不让大家质疑,只是不要胡说,可以谁愿意听呢?”

怎样理性地进行争论

对于此事的评论,一些人言辞激烈,甚至有人身攻击的话语。郭宇宽对此发表评论称:“很多网友和媒体朋友一口咬定卢俊卿的华世会是诈骗,跟他们解释一百遍都听不懂,这是出于对商业的无知。搞企业的乐意花钱交交朋友,开开眼界有什么不好?低碳经济有什么见不得人么?民间办个协会就有罪么? 非得花几千去听郎教授讲课,花几十万去上党校和北大清华的总裁班,你们就觉得天下清平了?”

他认为,理性的讨论需要耐心听取对方的意见,而不是充耳不闻,一厢情愿地采取直接谩骂的方式:“人家华世会是号召企业家直接给青基会的专项捐款,没有一分钱进自己的账户,卢还拿出了真金白银。这还有什么不清楚么?你们占据道德制高点,一遍遍的做质疑控诉状,但对别人反复解释,却装作听不见。发动群众在震耳欲聋的广场控诉中让人家百口莫辩。你们这种作风不真诚,我很不佩服。”

郭宇宽在微博上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理性讨论,发掘真相。但是,面对可能到来的不同意见,9月26日郭宇宽在他的微博中,也表达了未来准备承受的压力:呵,我讲的都是大白话,一点都不异啊,不过这几天,我确有站在整个世界的对立面的感觉,能听见广场人潮的呼啸。我努力尊重理解每一个具体的人,但对那个被称作是‘人民’的东西,真是很恐惧。”

谈到媒体大力批挞的世华会,郭宇宽讲“卢俊卿搞了个没在中国官府注册的协会,网友骂他是山寨协会;樊建川搞了个博物馆,也是山寨博物馆;李英强搞个大学,也是山寨大学;我郭宇宽现在投身政策研究,你们也可以说我是在搞山寨智库。你们一边痛恨这个体制,一边强化这个体制的逻辑,充满正义感的人民啊,我是爱你们的,可你们在做谁的帮凶啊?”

“施瓦布不过是个瑞士版的卢俊卿,小镇发家的夫妻店,无非是把有钱人有权人聚在一起合影,每年光会费捞几千万欧元,搞得中国上下若狂,到处待若上宾,还搞出几个分会来,媒体若过江之鲫。中国本土的卢俊卿给吐沫星子都要淹死了,国人业障啊,在中国办事不挟洋自重还是不行啊。”

他还讲到:“人民群众常有过剩的正义感,却头脑懒惰只相信自己爱听的,什么叫公募,什么叫私募,定向都搞不清。我的拙作可供有心者参考。《有钱人要和公募基金保持距离》我投给南都,,拖一周,最后告我说里面有两句说卢俊卿好话,发不了。南都的朋友,我是爱你们的,但你们这次,确实过了。”

在他这篇投稿的文章中最后两段提到:“我倒是觉得卢俊卿发起的中非希望工程作为一个向企业家群体定向募集的专项基金,不经过他的手,号召有钱人们直接给青基会的专项基金捐钱,有钱人爱干嘛是他高兴,相较而言,更符合公益理念,有些有钱人,爱向非洲捐钱,也是给中国人积功德,那也不能说不是好事。比牛根生王石他们号召工薪阶层,每人捐一块钱强多了。”

为什么要替卢俊卿说话,他微博中讲:“几个友人怪我为甚要替卢俊卿说话?我书生一介,和卢趣舍异路,素昧平生,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只是我到目前为止,看众媒体揭露其所谓“黑幕”,没有一条真伤天害理的。众媒体一方面追捧洋和尚施瓦布,一方面围殴姓卢的,网上审判,就好像当年贫下中农斗地主一样,墙倒众人推之势利,我实在看不下去。”

(唐文)

(责任编辑:百忠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