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长说:小麦良补“项目”好处多!


  (这是某省一位经理的来信,全文录之)

   先生:您好!

   听说河南、河北都不搞小麦良补“项目”了,我们这个小麦大省还是要坚持搞下去。省农业厅一位处长在讲话时说:良种补贴“项目”好处多!

   小麦种子市场放开,农民根据生产水平和种植需要自由选购种子,作为县级种子公司,只要是好品种好种子不愁销路。这几年省农业厅坚持要搞招标供种,我们种子公司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我把小麦良种补贴招标供种过程给您说说:

   第一步:我要先摸清楚某某县小麦种植面积,农业局长是谁?能否找熟人引荐。我把公司的名子递上去,再交上一个“封”,一般的“封”是5~10万元。通过这层关系,再去找管良补的农业副县长,送上一个同等数量的“封”。供种这就基本上有了底了。

   第二步:有了底,再去落实某小麦种源。找产权品种家买“标”。一个标加上原种费,一般约10万元。“标”多交钱就多。也有胆子大的公司老板不买“标”,自筹供补贴的种子,那肯定就是假冒伪劣了。

   第三步:县农业局把小麦面积和所需品种数量报省农业厅,省农业厅宣布是“自下而上根据农民自报确定小麦补贴品种”。但随时也会下达一个“新品种指标”,那就是又有某家交“进门费”了。

   第四步:供种商到省农业厅开会应标。交200元购买一份标书(即所谓“一个包”),再交10万元投标保证金,多“包”多交。至此,供种商户、种子公司、农业局长基本上达成默契、心中有数了。

   第五步:最后还要给省农业厅的官员做工作,尤其是管良补的处长,送“封”要秘密,出手要大方。以后就等待通知参加招标会了。

   第六步:开会竞标。这就是走形式了。坐一排官员,坐一排评委。评审专家8~12位,实际上是个摆设,早已私下把“封”送到手中了。县供种商陈述种子来源、质量、价格,有时候还让县农业局长补充说说面积和要求,专家表个态,签字,拍巴。

   会议结束,皆大欢喜。宾馆,酒宴,歌舞、洗浴等等流程,不必赘述。

   再往后的事就比较顺利了,乡镇长书记每位送上10万元,再一车一车往村里运去大麻袋的麦种,村长支书也要送个封“意思”一下。这就完成了良种补贴供种程序。一位经理计算:如果经手的种子价值1000万元,潜规则就要花去200多万元。

   省农业厅规定,每县都要有几家公司“竞标”,显示民主,实际上县农业局长经过事先导演、花落谁家已经安排好了。比如,某县有4家种子公司竞标140万亩小麦供种,似乎竞争很激烈!回县后农业局长全部指标安排给了属下良种场(或称皮包公司)。给代为出面竞标的4家公司每家5万元的辛苦费。

   农业部门招标供种干预种子市场的正常运行,市场的调节功能丧失,县农业局成为基层垄断经销商,受损最大的是农民利益。例如我们地区就有6个县的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完全给了县农业局属下的良种场,利益均沾。

   我汇报的情况完全属实。这样下去种子公司难维持、难生存啊!最终将毁掉刚发展起来的种子产业。希望先生有时间到农村调查,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

   一位县级种子公司经理

  2011年9月(名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