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权属信息联网,对房价影响有限
据传,住建部已开始在40余个房地产热点城市推进房屋权属登记系统和数据库的异地联网工作。这项工作完成后,同一权属拥有人名下在这些城市中的房产情况,将实现“一并查询”,对在这些城市中的异地购房,将实现“统一监控”。
应该说,这是进一步深化“国八条”,完善“限购令”的必要措施。大家知道,在“国八条”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实行“限购”之后,住宅房市场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实行“限购”的城市成交量全面萎缩,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实质性的降价。但由于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限购”,导致热点城市的部分投资需求迅速向尚未实行“限购”的二、三线城市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二、三线城市住宅房价格的上涨,成为调控的反向力量。因此,部分“限购”的结果,放在全国范围来看,对遏制全国房价上涨的作用其实微乎其微。
日前,住建部与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正在进行“限购谈判”,传说已经与20多个二、三线城市达成了“出台限购措施”的“协议”,而浙江省台州市已经出台了首个二、三线城市“限购令”,这也标志着住建部新一轮“限购”名单即将出台。但如此选择性“限购”,依然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此次推进房屋权属信息联网,目的就是要限制“跨地区限购”。但仅在40余个城市联网,其作用也只能和在部分城市“限购”一样,对于全国范围内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效果微乎其微,因为投资、投机客,还可以在没有实行“限购”的城市购房,为了避免被“一并查询”,还可以在这40余个城市以外购房。
由于此次联网的城市数量和第一轮实行“限购”的城市数量大体相当,首轮联网的城市极有可能还是这些。因此,昆明作为省会城市、作为已经实行“限购”的城市,也应该包括在首轮联网的城市当中。
但笔者以为,这样的联网对楼市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因为绝大多数人已经没有可能在这些已经实行“限购”的城市中“异地购房”了,联网不联网,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唯一影响较大的,可能是那些资金来路不正,却已经在这些城市购买多套房的人,这部分住宅房,或将在联网之前进入二手房市场。
而从远期来看,随着联网城市的不断增多,乃至全国房屋权属实现联网,如果“限购”政策还要延续,住宅房投资、投机性需求将会真正得到遏制。
只是笔者有些纳闷,无论是“限购”也好,联网也好,缘何选择部分城市实施?尤其是房屋权属联网,能实现40余个城市联网,为何就不能做到全面联网?
我的相关文章:
商品房明码标价,或成官员敛财的新路径
“一房一价”,或成助推房价上涨的帮凶
“限涨”成“催涨”,“新国八条”已然尴尬
约谈、问责,将成调控主旋律
“限购令”,将助推房租上涨
“新国八条”强力遏制需求,短期效应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