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员工在公司平常都会“感觉”哪些是“公司的”东西,哪些是“自己的”东西,所谓公司的东西,不一定是公司配给的,有可能是自己花钱买的,一旦进了办公室,多多少少就是要服从公司的制度,甚至公司可以决定你可不可以带来办公室,你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应该怎么使用……最常见的就是“笔记计算机”,你多带一台来,虽然是自己家里的,还要看看你们公司准不准你多带这一台!或许以资安的理由或员工准则的理由不准你带来!另外就像“椅子”或“桌子”,你觉得公司的椅子不舒服,带一个家里的椅子过来,总要看公司脸色一下下,公司也可以很自然的以“你的椅子和其他椅子不一样,有碍办公室观瞻”而拒绝你带椅子来!
但,有些物品,在观感上就被公认为“自己的”而非“公司的”,比方说“眼镜”,眼镜也是在帮助你看得更清楚、工作得更顺利,但眼镜绝对是被归类为“自己的”这一边,你配什么眼镜,不必看公司脸色,不必请求同意,在会议室拿出来戴着也没有人应该告诉你“不能戴!”。
重点来了,文章指出,iPad竟然巧妙卡在心理上的“公司的”、“自己的”灰色地带──
由于iPad的功能比较有限,一般的印象是它和计算机是不一样的,反而和手机比较接近,又被认为没有手机这么多的功能(不被用来打电话、传简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iPad虽然“这么大一块”,可以上网及做任何事情,简直就像计算机一样了,但职场的一般“观感”还是会觉得那是员工“自己的”,而且,自己带来提升自己工作效率的,以手指代替原子笔,以触控面板替代笔记本,公司无权管暇到这一块来!老板无权干涉这些私人物品!也就是这样,iPad被大家“默许”可以拿出来、随时随地拿出来,只要你不是拿出来玩Angry Birds,就没关系,因此iPad可以不受任何职场公约约束,就好像你脸上的近视眼镜不必受约束一样,以上,是iPad的第一个心理学。
一般的印象是它和计算机是不一样的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