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蒜你狠”、“豆你玩”、“猪肉荣”……这些戏谑的词语背后,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对于物价水平的忧虑,“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不可以跑不过CPI”,因为不断高企的物价,CPI这个抽象的宏观经济学名词已经成为了人们口中最熟悉不过的词汇。应当如何客观看待中国的物价水平?又应当如何客观地看待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伟走上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揭开CPI背后的秘密。
物价很重要,涨跌太快皆有害。物价跌了叫通货紧缩,先伤及投资者,后伤害大众。通货紧缩的时候,工厂萎缩,工人解雇,压缩消费导致市场萎缩,最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但如果物价过快地增长会导致通货膨胀,伤害的是大众利益。因为物价具有收入再分配效益,它会把穷人的、工薪阶层的收入割下来给有产者,最终有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怎样衡量物价和通货膨胀,有宏观和微观两种指数。我认为,微观比宏观重要。CPI是一个宏观指数。它的计算有局限性,在全国范围内,你可以多考虑内蒙古的牛羊肉价格,黑龙江的大米价格,广东的甘蔗价格,去衡量物价指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到国家统计出来的东西与实际感受相差很大。
另外一点,在看物价的数据时,环比比同比要重要。环比就是看这个车还是在加速,还是在匀速,还是在减速。比如说,7月份比6月份环比上升了,那意味着还在加速上升,这个更有意义。所以,我讲物价已经很高了,是不能再涨下去了,涨下去有风险。这是我的分析。
关于物价,网上还有一些误传说美国的物价比中国低,这是危言耸听。我刚刚拿到美国2010年的数据,纽约是一个标杆,别的城市减少20%-30%就差不多了。纽约一个两居室80-120平米的房子每月的租金是4000美元,国际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是22900美元一年,小学一年是23700多,中学一年是24900多。还有牛肉,汉堡包用的牛肉是最差的牛肉,那个也要9.44美元。美国比中国便宜的是牛奶,有些水果。所以,综合上来说,美国实际上并不便宜。
CPI短期可治,但中期会反复
物价是否有治?我说CPI短期是可医治的,但是中期会反复,长期很难讲。短期有多久,半年至一年时间,国家未来两个季度可能会下来,但是一、两年内我觉得会反复,两三年之后很难讲,那就取决于体制改革了。我为什么说短期可治呢?因为现在我们看紧货币已经在发生作用。这样的话,尤其是市场导向的企业贷款很难贷到,买房子贷款现在也难了。另外,全球经济的减速也会使通货膨胀的压力小一些。
物价短期是可控的,但是会反复。为什么会反复呢?因为我们现在治物价是治标不治本,预埋了通胀隐患。现在的隐患第一就是成本大幅度提升。“三廉价要素”时代结束了,劳工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现在都在上升。现在企业家越来越不愿意做实业了,这些成本上得很快。加上有形无形的工会组织,使劳工成本快速上涨。
还有重要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紊乱,现在发电业普遍不愿意发电。为什么呢?亏损。前半年中国电力和电亏损,电力亏损了180.1亿,发电越多亏损越多。过去3年半,五大火电企业累计亏损756亿元人民币。今年后半年还要等着理顺煤、电、油的价格。如果理顺这个机制就意味着涨价,而电力价格一涨,各种产品都会跟着涨。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钱潮”涌动,巨量货币出路难觅,预埋了通胀的因子。中国现在钱太多且太集中,三股钱潮,犹如笼中虎。这三股钱潮是指巨量存款、巨量的财政收入和巨量的外汇储备。富人手里集中了大量的货币后,消费偏好比较低,大部分钱用来投资,但消费市场没有启动起来。
粤浙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很重要
中国经济何处去?基本的判断是短期有问题,长期有风险。短期是宏观政策导致效率损失,调结构前景难有。现在说转型,我看到珠三角转型是转行而未转型,许多老板都不愿意做实业,而是跑去炒楼和投资。中长期存在增长的巨大空间,但是,一切全基于体制改革。
所以,中国经济目前广东跟浙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两个经济在中国最有特点。广东是外资导向的工业化,在过去30多年里,投资从香港、广东、深圳这些地区下乡,甚至把全国的资本吸引来到农村去搞农村工业化,遍地开花。然后国际化先行,最后是区级化向别的地区开放。浙江正好相反,它是民资导向。浙江人跑遍全国各地弄的钱,在乡村办工业生了钱。然后投资进城,把钱拿到城市里头去,接着老板进城,全省的老板都要进杭州,都要买房子,所以杭州的房子比广州贵多了。浙江开放区际化先行,在加入WTO之前,浙货卖遍全国,到处都在卖浙江造的廉价产品。但是,现在浙江反而成了全国出口大省。
这一次宏观调控下浙江、广东的损失最大。浙江是“民有、民享”的经济,目前民营企业受困于融资难,靠借高利贷维持。我曾开玩笑说,孙中山讲要“民有、民享、民治”,在浙江有两“民”,“民有”,因为民营企业。“民享”,因为藏富于民。中国几个区域的模式,以前说珠三角是“富外胜于富民”,“苏南模式”的江苏是“富官胜于富民”,浙江是富民优先,“藏富于民”。现在广东加工贸易类型经济受困于制造业的成本上升,现在一双鞋只赚5毛钱。所以,如果浙、粤受到很大的损害,那么就是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要受损,对中国经济内核会造成威胁。
宏观调控对浙粤经济损害最大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