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慎言人也


  但是太庙对于孔子的记忆,恐怕还是庙堂右边石阶前的那尊铜铸的金人。这尊铜铸的金人,嘴上贴了三道封条,后背上还刻着铭文,这就是我国著名的《金人铭》,它不仅是中国几千年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民族性格的一个真实写照,这就是没有也不许有言论自由,就是专制高压之下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慎言和“明哲保身”下的懦于言。让我们记住这篇《金人铭》——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必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福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盗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这独守此。众人或惑,我独不徙。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