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的构造尺度
▲在居室的构造尺度里,往往隐藏着人类留下的重要信息。可测量发现,几乎所有的房间高度,基本都在1.7米到1.8米之间,在今天来看普遍偏低。古崖居层高这么矮,会不会在这里面生活的是一群小矮人呢?
在山体中开凿这么多石屋,究竟是不是为了居住?根据以往的研究,人们相信,居室的大小、高矮一定与住在里面的人密切相关。发现在古崖居里面,所剩的东西不是很多,和人之间能够产生关系的就只剩下一个火炕。能不能在火炕上面发现什么?
大家研究后发现,火炕的长度很不一致:有1米多的,也有2.4米的;但是,大多数的宽度都在1.6米左右。我国北方火炕的宽度往往能够反映出使用者的身高。由居室的高度与火炕的宽度可以推测:古崖居的主人平均身高在1.6米左右。
房间都是坐东向西
▲另外,专家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古崖居的房间都是坐东向西,这很不合常理。古崖居的建造者,深处北方这样一个比较冷的环境之下,他们居然舍弃了阳坡,而把房子盖在了背阴处,的确让人很难理解。
在测量火炕的同时,又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火炕的分布不平均,前山与后山差别很大。前山洞穴面积比较大,很多都没有火炕,而后山火炕、马圈都比较齐全。不难发现,前防御、后生活,分工明确。不仅如此,程金龙曾经发现:传说的衙门真的存在,它就隐藏在前后山之间。前山和后山之间有一个被称为“官堂子”的地方,意思就是当官的开会的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类似集会、祭祀的地方。最不可思议的是,古崖居整个山体都是花岗岩石结构,古人如何能把这一整座石头山开凿成一幢“大楼”?在屋内墙壁上可以看见一道道刻痕,专家们疑惑,使用古代的铁质工具,能完成这样的工程吗?
张石匠开凿过数不清的山石,但在花岗岩山体上打凿洞穴石门还是头一遭。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张石匠和徒弟二人干了两天,仅仅打出了一个石门的轮廓。这足以验证一点:仅凭借简单的铁质工具,改造花岗岩的山体并非没有可能。只是开凿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专家估算,这里的总开凿量有3000立方米到4000立方米,起码需要100人,不间断地开凿5年,才能把山体变成现在的壮观洞室群。可是这神秘的建造者到底是谁呢?
古崖居的奇特之处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