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沙湖的文化创业
萧 瀚
答应写点关于沙湖文化的文字久矣,一直忙,不得闲。沙湖的朋友再三来函来电,这事似乎成了我近期的一块儿心病。我的学姐司乐也多次当面催促,今天正好借在外面参加几天研讨会的时间,静下心思考一下沙湖的事情。
我已有多年没有去过宁夏了,对沙湖本身的印象却不能说不深。我前年带过的一位已经毕业的研究生是甘肃人,我到过他的家乡甘南。那里气候变化很大,草原景色优美。我想,甘南和宁夏同处祖国的西北,许多年前去沙湖的那次,也有这样的印象。
来到西北地区,我至今唯一最深的感受就是不胜酒力,天天在酒桌上应酬,有时候从中午连到了晚上。说心里话,我有些吃不消。
听说沙湖的鱼头非常好吃,多年前还上了国宴的菜单。只是至今我还没有这样的荣幸,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一饱眼福。
沙湖的年龄不过二十岁左右,基本属于新生代。从它的建设初期的蓝图,到未来的发展规划,应当说都倾注了沙湖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的心力。如今国家开始重视西部,而地处西部的沙湖也赶上了好时机,看来不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就将会失去太多的利与名了。
利与名,对于某个人而言,并非好事;然而对于正在进一步建设中的沙湖而言,则是有百益而无一害。荣名厚利,世所同竞。作为个体的人,可以淡泊名利,所谓“名利于我如浮云”。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金山寺上俯瞰长江而立,看着千帆相竞的繁华江面,乾隆若有所思,问方丈道:“你说这些船上都载着什么?”方丈雍然答曰:“这些船都只载着两样东西,一样是名,一样是利。”可见,自古以来追逐名利者就是趋之若鹜。
但是,必须说明一点,一个企业,一个地方,在谋生的基础上,或者在创业的基础上,因为德才兼备,从而获得了多于其他同业者的利、高于其他同业者的名,这是正常的。可以看到的是,在这里,名利是因为行为者本身的优秀而获得的社会性回报,因此,它本身不是目的,也不应该是目的,它是做事做得好的副产品,因此它不是一件坏事。在沙湖创建自己的文化这件事情上,我认为其追求名利的必然结果是双收,亦即双赢的。这应当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我国的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我不是一个没有名利思想的人……我怀疑真有这种人,过去由于一些我曾经说过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我似乎是淡泊名利,其实那多半是假象。但是,到了今天,我已至望九之年,名利对我已经没有什么用,用不着再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方面的压力没有了。”
另一位国学大师钱钟书,一生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为世人所仰慕。据说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后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要为他录制节目,亦被拒绝。不死心的编导问他为什么要拒绝,钱钟书只回答了七个字:“生性淡泊奈若何。”足可见其境界非等闲之辈可比。
在当代学者中,余秋雨应当属于佼佼者。世人所知的秋雨先生的成果,多为从其散文中理解获得。但是平心而论,秋雨先生对于中华民族的真正贡献并非写过几篇散文,或者出版过几部著作。我认为,秋雨先生的贡献首先在于,他把旅游和文化联系在了一起,他在所看、所行中,贡献出了自己的所思。近十余年来,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秋雨先生在自己的《问学余秋雨》一书中写道:“我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国文化史。这门课程的进行方式比较特殊:第一,师生之间有很多讨论;第二,全部课程都由香港凤凰卫视播出;第三,根据课堂录音出了这本书。说起来,各个大学里都已经有了这样的课程,我为什么要另开一门呢?理由是,一般大学里的这类课程,都力求规范化、均质化、平衡化,而我们的课程恰恰是想突破这一切,只探讨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这样一探讨,就牵涉到一系列文化理念,因此所有的课程似乎又变成了一门‘文化哲学’。”
余秋雨所说的“文化哲学”已属非常高远的境界了,并非今天本文的话题。而沙湖的文化创业,也应当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不敢要求沙湖的文化具有什么文化史层面的“文化哲学”意义,但是应当具有自身的“文化哲学”则是起码的要求。
沙湖的文化不仅仅属于旅游文化,还应当属于沙湖的“立世文化”。以独特的景致立世,是旅游胜地的基本框架,而以独特的文化立世,就是旅游胜地的高层建筑了。这里面存在有高品味、高技术的因素。用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就是如果说沙湖的“水、沙、鸟、鱼、苇、山、荷”等景素仿佛下里巴人的话,那么沙湖的文化就属于阳春白雪了。“水、沙、鸟、鱼、苇、山、荷”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而沙湖的文化却是只有文化人才能知晓。
“水、沙、鸟、鱼、苇、山、荷”不是文化,只是一个个独立的景素,尽管它们相互交融;而从“水、沙、鸟、鱼、苇、山、荷”中总结归纳出来的精神就是一种文化了。
我想,关于沙湖文化的创建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从思考中有所选择和扬弃。我当然相信沙湖的文化能够带动沙湖一路高歌前行,因为只有文化,才是旅游产业真正发展并立于世界之林的动力和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