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核心是投入的艺术(1月4日)


 

从动了念头,想要创业的那一刻开始,从踏上创业之路的那一步开始,创业就一直是在投入,这种投入有一种莫名的空虚。由于所面对的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就只有通过不断地投入来缓解创业者的焦虑与恐慌。

从金钱到物质,所投入的有形东西,大体上都是投入到无形的内容中去了。

所谓无形就是看不到,摸不到,抽象而又难以计量,而且何时有回报,还真的说不准,但又不能省去,反而要不断追加。所以对此有两种评价,一个是烧钱,一个是打水漂。

 

虽然投入的过程总是让人感觉没底,但最终总是会用事实证明。投入到无形领域的东西,比投入到那些有形的东西之中更有价值。

比如可口可乐,就凭借那神秘配方、瓶瓶罐罐上的图案设计以及在液体中承载着的美国文化,品牌的认知与忠诚度所形成的价值,比那一罐罐的饮料本身的价值要高出很多。可口可乐是不会担心天灾把工厂摧毁的,即使工厂被瞬间摧毁,都随时可以重新开动机器并制造出来。

比如好莱坞的那些电影,虽然拷贝很值钱,但更值钱的是那些创造出电影的团队,创造出让观众追捧的影视作品的机制与模式,而且随着院线的完善,以及电影制作与发行、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即使所有曾经拍摄过的那些拷贝都付之一炬,都不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比如投资人认可的不是你可以用来抵押的固定资产,而是你不断赚钱的业务模式。不是你生产出来的那些产品,而是推动形成产品的企业灵魂人物,更重要的是那个人物的所带有的精神力量和带动作用。

 

有价值的投入往往都是无形投入,真正有价值的投入往往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比如技术层面,在人才的投入,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程序与软件设计,研发与测试,数据库的收集与存储,空间等等,这些东西附着在有形的产品上,所形成的价值比那些产品制造出来所需要的价值高得多。

比如市场领域的企业形象、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虽然仅仅是意愿问题,内心的排序以及倾向性的问题,虽然是主观好恶的问题,是由于品牌而引发的联想问题,却是产品与企业存在的根基。任何并购,所关注的核心都不是那些库存与潜在生产能力,而是市场份额与市场消化能力。

比如平台的搭建、磨合,企业服务的研发与整合。功能以及实现那些功能的技术支撑,模块以及模块之间的纽带关系,流程以及使得流程顺畅的管理与协调,信息流、业务流与现金流之间的无缝衔接,都是无形的,但比单纯的业务来得更有价值。

比如企业的应对危机的安全和预警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方案的提出和预演,以及所不断加强的协作联动效应,那些无形投入昭示着企业的实力、显示企业的魅力与神秘感。比如企业战略决策制定,运营体系的完善,员工之间配合的默契、忠诚度与向心力。

比如在企业团队建设方面,为了维护员工的忠诚度与工作协调,企业管理者定期组织聚会,或者巧借名目,与基层员工之间拉近距离。那些作用都是很微妙的。

 

任何投入,不管是在市场还是在投资者,都是见不得人的。所谓“见不得人”是既不能让人见到,也无法让人见到。但是有投入都是重要、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要适可而止。

你所投入的地方,往往是吸水性极强的海绵,不管你所依托的后台有多么巨大的资金实力,都无法阻止投资的沉淀。没有实力就不要挖一个大坑,因为总是会有你投入不起的时候。

投资如采矿,亦如挖井,在寻找与确定的同时,也就是摸索的过程,确定方向与目标的过程,在不断试探中,找到最适合投入的点,那是市场的软肋,也是市场需求旺盛而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被消化与满足的地方。

所谓商业计划书,并不是告诉投资人你要如何赚钱,那仅仅是商业模式,你要告诉他,你要如何花钱,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是否是适可而止的,是否能省着点花,并坚持到下一笔资金到位为止。

不同的企业需要在不同的领域有投入,既然投入就不要指望能有看得见的回报。

 

有人调侃: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想过要活着回去。

我们要说:决心把钱投资给你的时候,投资人就没想过要你把资金节省着花。

负责任的企业需要有回报。你的团队成员,你的投资人,你的协作伙伴,都对你的收益回报有基本的预期,不要让他们等得太久。

 

贾春宝

201214日星期三

 

电话:13269258122,(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