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观察到纳米粒的诞生


  美国能源部伊利诺伊州阿格涅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和华盛顿卡内基协会的科学家们组成的小组已成功地实时“观察到”纳米粒的生长。 

  革命性的技术使研究者了解到了早期阶段的纳米粒生成,这长久以来一直是神秘的,原因是缺乏适当的探测手段。这一革命性技术可以使改善了性能的纳米材料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传感技术以及更多领域。

  “纳米晶体的生长是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人员孙玉刚(Yugang Sun)说,他是伊利诺伊州阿格涅的化学家。他说:“理解这一点将使科学家们可以更精确地设计这些新的、令人着迷的纳米粒子属性。”

  纳米粒子的外观和行为方式取决于它们的结构:大小、形状、纹理和表面化学。反过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生长条件。

  “精确控制纳米粒子是很难的,”孙玉刚解释。“更难的是复制相同的纳米粒子,这要一批一批地复制,因为我们还不知道所有的影响条件。温度、气压、湿度、杂质,它们都会影响纳米粒子生长,而且我们还一直在发现更多的因素。”

  为了理解纳米粒子如何生长,科学家们实际上需要当场观察它们。现在的问题是电子显微镜,通常的方法,要观察原子层次的纳米颗粒,需要一个真空管。但是许多种纳米晶体不得不生长在液体媒介中,真空管在电子显微镜中就使这一点不可能实现。一种特殊的薄细胞可以让极少量的液体被分析,是在电子显微镜里分析它,但这还是限制了研究者们,使他们研究的液体层只能有100纳米厚,这明显不同于实际条件下的纳米粒子合成。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孙玉刚发现他需要使用非常高能的x射线,可以提供这种射线的地方是阿格涅实验室的先进光子源研究所1部,毗邻实验室的纳米材料中心,他就在材料中心工作。这种模式的x射线,经样品散射,使研究者可重现最早阶段的纳米晶体,要一秒一秒地重现。 

  “这项技术带来了一座信息宝库,尤其对于晶核形成和生长阶段的晶体,这些,我们之前从未能够获得,”孙玉刚说。 

  x光的强度确实影响纳米晶体的生长,孙玉刚说,但是,这种影响变得显著之前,有一个特别长的反应时间。“获得生长过程的清晰图像,将使我们能够控制样品,取得更好的结果,并最终使得到的新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孙玉刚解释。

  纳米材料可用于光伏太阳能电池、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甚至成像技术。例如,贵金属纳米盘能吸收近红外光线,所以可以用来提高图像对比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注射一种特别设计的纳米粒子进入癌症患者的肿瘤附近,就可以提高成像对比度,对比普通细胞和癌细胞,这样,医生就能够精确地为肿瘤成像。 

  “最重要的,对于这个突破而言,就是一种独特的能力,使我们可携手众多科学家,他们有的来自高级光子源研究所,有的来自纳米材料研究中心,还有的来自电子显微镜中心。而且,这些机构都在一个地方,”孙玉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