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蒙”又“牛”


既“蒙”又“牛”
  
 “这是个别问题”
20111224日,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牛奶被检验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次日,蒙牛就此检验结果在其官网表示接受、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1227日,蒙牛集团发言人卢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问题结果已经查出,“是因为牛吃了霉变的饲料所致”。同时也对外宣称:“这是个别问题。”
这真的是个别问题吗?在此,不妨帮蒙牛回顾一下其近些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2008年9月,蒙牛爆出“三聚氰胺”事件;
2009年2月,蒙牛特仑苏被爆含有OMP物质事件;
2010年10月,蒙牛被指策划了“圣元奶粉性早熟门”、攻击伊利的产品;
2011年4月3日 陕西榆林251名小学生饮用蒙牛纯牛奶集体中毒;
2011年4月,一段2008年深圳卫视的新闻视频中,时任蒙牛财务总监的姚同山称出口到香港的产品“出问题的几率要比内地小得多”;
……
凡此种种,蒙牛牛奶近期被检验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还是个别问题吗?此外,食品出现了安全问题,仅仅是道歉就可以弥补的吗?蒙牛在其官网上承认检验结果的太多是值得认可的,这无疑与前不久双汇在面对“瘦肉精”之责时的做法雷同。然而时至今日,蒙牛面对此次危机事件的公关行为,仍然成不上成功。“这是个别问题”的说辞,难免有逃避问题之嫌。
 
“我敢确保,没有一包问题牛奶流向市场。”
面对自己的牛奶已被检验出黄曲霉素M1超标,当被问及蒙牛在售的牛奶安全问题之时,蒙牛集团发言人卢建军1227日表示:“我敢确保,没有一包问题牛奶流向市场。”试问:阁下那什么来确保流向市场的牛奶就没有问题?虽然外部人士也无从得知、或者明确的能够判断从市场上所购得的蒙牛生产的牛奶是否存有问题,但是从该批牛奶生产出来到被检测出有问题已经过了两个多月?已被生产出来两个多月的牛奶依旧被藏于库存,蒙牛的库存管理不得不令人“佩服”。此外,对于1018日当天,眉山工厂到底生产了多少个批次的蒙牛牛奶,蒙牛集团发言人卢建军表示,具体数据他并不掌握。“具体数据并不掌握”的说辞明显与“没有一包问题牛奶流向市场”,相矛盾。试问:连生产了多少个批次的数据都不清楚,拿什么保证?
 
后记
从此次事件及其后期蒙牛代表的态度来看,不得不说他们是既“蒙”又“牛”。然而,持这种态度的又何止是蒙牛一家?在此不做过多的列举,相信各位都能够想到。更值得探讨的是这背后的东西向,究竟是什么让这类企业既“蒙”又“牛”?食品安全问题何以层出不穷?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以愚见:“特供”制度和检验检测体制,是更应该让我们注意的地方。至于原因,只要略微对比先我们所称的发达国家,即可。
 
注:由于诸多事务烦身,2012年第一篇观察文记,写起来着实吃力。然,“民以食为天”,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又不得不遵循自己的良知。正如一位微博博主所言:“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做大舆论。然后,引起更多的关注。”我并不认为这种说法有多大的不适,因为你我大多数人能够做的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