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一章我们都太熟悉了,又是一个成语。论语里面成为成语,甚至俗语的比比皆是。既然如此,这一章还是不费太多的话的好。虽然有许多人对这个也有所不满,为什么总是要温习旧的,才知道新的呢?为什么就不能另辟蹊径呢?看来儒家真的是缺少创新精神的,看来我们这些年受的罪,我们现在没有好日子过,还真得都是儒家的错呀!首当其冲的就是你们家孔子!

  嘿嘿,且不要动气,孔子是大家的,不是俺家的。创新当然是好啊,但是创新离得开旧的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告诉我们说,这是不行的。

  从已知的,推导出未知的,这也是一切科学的唯一方法。我们所说的一切的创新都必须、也只能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创新。任何一个新的东西的发明和新的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凭空出现的。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巨人是什么?就是之前多少代人已积累下来的知识。牛顿的创造并不仅仅是苹菓落下来的那一刻,没有毕达格拉斯、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阿基米得这些人,牛顿不可能发现什么万有引力。单纯一个苹菓是没有用的!所以从广义上讲的温故知新,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同样,对于人类本身的研究可能更是如此。历史本身上演的活剧,仔细看看竟如同TVB的长剧一般,总是重复着雷同的情节与桥段。哪怕是标记上“如果雷同、实属巧合”也没有用。巧合啊巧合!为什么巧合如此之多?从吃苦胆的勾践,到刘老三、到朱和尚、再到武皇帝,一切都是那么的相似。难得哦!难道上帝请不起更多的编剧?搞不出什么新的创意了吗?于是,“温故”,新己在其中了。老话讲“读史使人明智”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