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2


  近代以来的就开始了矫枉过正的过程。尤其在四九年以后,出于“多快好省出人才”的理念,“专家”型的人才成了标准。而且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科技的进步也同时也导致了科学本身的专科化,这样的结果或许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过度的“专业化”同样也带来了这样的和那样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称呼一个人为“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了。比如过去我们还可以称呼一个人“医学家”,现在有的只是“内科专家”“外科专家”等等。现在甚至这样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了,更多的是“心内科专家”,“呼吸内科专家”。仔细再看,其实这些“专家”还是应该细分下去,真正“专”的,只不过是“某一领域的某一范畴上的某一个大问题下面的某一个小问题”“专”的更深入些。呵呵,胡涂了吧!我也是。

  有个笑话很有意思,不妨说出来乐一下。

  话说,从前有一个老财主办寿。因为嫌本地的厨子没有水平、不上挡次。于是想花重金从宫里面请了个御厨来……

  也不知费了多少周折,用了多少银子。反正有钱能通神,还真让他办到了!宫里面的厨子还真来了!于是老财主非常高兴,亲密的拉着御厨的手说:“就全仗您老人家给俺们弄桌满汉全席开开眼、解解馋了”。

  结果御厨说了“那可不行,我是上缮部糕点司的,我就会做糕点”

  老财主想,“也就这样吧,弄个宫廷糕点会也凑合了”。

  就说“那就给我们弄几样宫廷糕点吧”。

  御厨又说不行,“我是糕点部管作桃酥的,只会作桃酥……”

  老财主生气了,说“那就作桃酥吧!”

  御厨又说了:“不行,我是专管往桃酥上洒籽麻粒的……”

  老财主当埸吐血三升!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