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儿期内,由于动脉导管有自行闭合的可能性,因此只要心脏衰竭症状不严重并且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那么允许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动脉导管是否自行闭合。当心脏衰竭的表现较为严重,尤其是早产儿中,动脉导管的闭合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或者药物手段来实现。过了新生儿期以后,动脉导管通常不会再自行闭合,为了避免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就要用人工的方法来使其闭合。在新生儿期,消炎痛,布洛芬可以用于治疗动脉导管未闭。这类药物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在体内产生收缩动脉导管壁内肌细胞的作用,从而使动脉导管闭合。然而,这类药物也能产生例如肾功能损害或者出血倾向的并发症,所以,并非所有的宝宝适合这种药物治疗。在使用这类药物进行治疗之前,必须进行相关的血液化验,以确保宝宝不会受到副作用的伤害。如果化验值表明不宜用药或者药物不起作用,这时就需要进行手术,对动脉导管进行结扎。
药物治疗通常只在新生儿期起作用,在稍大点的婴儿中,一般选择手术或者心导管的方式闭合动脉导管。
采用心导管的方式进行动脉导管闭合时,患儿需要进行麻醉,然后,导管装置通过股部的血管置入心脏内,通过造影就可以发现动脉导管。如果动脉导管较细,可以将一种弹簧栓子放置到动脉导管内,弹簧栓子扩张后就可以阻断动脉导管内血流。如果动脉导管较粗,可以用类似“塞子”的可伸缩装置进行动脉导管封堵。
动脉导管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闭合。手术时,在左胸做一个经过肋间隙的小切口,动脉导管就可以结扎并切断。手术可以在任何年纪进行,尤其是动脉导管较粗或者其解剖结构较特殊。
通常心导管或手术治疗的风险是很小的。动脉导管闭合前患儿的基础病变是导致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
如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评论
2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