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分子构建大规模并行计算机


  现代计算机芯片处理数据,具有令人震惊的速度,就是每秒1013比特。相比之下,神经元激发的速度约每秒1000次左右。但是,在很多事情上,大脑胜过最好的电脑。

  原因之一是计算发生的方法。在计算机中,计算是在严格的信道中进行,一次做一项。

  然而,在大脑中,很多计算同时进行。在任何时间,每个神经元都与高达1000个其他神经元沟通。因为大脑包含数十亿神经元,所以并行计算的潜力显然是巨大的。

  计算机科学家们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差异,并试图从多方面模仿大脑的大规模并行性能。但是,一直很难成功。

  今天,日本筑波(Tsukuba)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的安尼班•班德亚帕德耶(Anirban Bandyopadhyay)推出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方法。他们实验的核心是一个环状分子,称为2,3 -二氯-5,6 -二氰基- P -苯醌(DDQ:2,3-dichloro-5,6-dicyano-p-benzoquinone)。

  这种分子有一种不寻常的属性:它可以存在四种不同的导电状态,这取决于被困电子在环周围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切换这种分子,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只需在传送它时,采用各种不同强度的电压,这需要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ling microscope)尖端。甚至可以对可能的状态形成偏压,这些状态的形成需要把分子放在电场中。

  使两个DDQ分子彼此相邻,就有可能使它们连接。事实上,单个DDQ分子可以连接2到6个相邻分子,这取决于它们的导电状态。当一个分子改变状态时,组态变化涟漪就会从一个分子传到下一个,随着它的传播,不断地形成和改变电路。

  鉴于这一切,不难想象, DDQ分子层的作用如何可以像细胞自动机,每个分子都作为自动机的一个细胞。粗略地讲,细胞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的规则,取决于分子上的偏压,而起始状态的设计需要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而这正是他们要做的。他们已经把300个 DDQ分子放在金基板上,组装起来,形成一个细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已经再初始化这个系统,这样,就可以“计算”导电介质中的热扩散方式,以及癌细胞在组织中的扩散方式。

  因为这整个分子层都要参与计算,所以,这种巨型并行计算使用的是单层有机分子。

  班德亚帕德耶和合作说,这种类型计算的主要特点是,事实上一个DDQ分子可以连接到许多其他分子,很像大脑中的神经元。“推广这一原则,可以开辟新境界,新兴计算可以采用组装的分子,”他们说。

  这显然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