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大发展、大变革 、大调整
1、大发展:经过三十多年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以来的快速发展,在外界的描述中,中国的“头衔”不断变化:从“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到“世界工厂”,全球金融危机后又增加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复苏的新引擎”“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等称号。历次中共党代会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变化的“关节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10.7%,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也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年均增速,经济总量相继超越德国、日本,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4.4%升至去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20%,世界政经版图因此逐步改变。(引自人民论坛网 十八大召开可能意味着更大变革的新开端)
神九”飞天、“蛟龙”入海
2、大变革:
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到十八大召开前夕,党员人数已增至8200多万,相当于共产主义理论创始人马克思出生地德国目前的总人口。中共成立之前,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五千年文明古国,在列强入侵下四五分裂,濒临崩溃。中共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继而又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一步步把中国带上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道路。
在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前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后8年,尤其关键。因此,十八大“十分重要”。
3、大调整:
中美关系的调整,3-1:美大选拿中国说事:罗姆尼:若当选,视中国为汇率操纵国,中国制造抢走美就业机会。
经济、军事、地缘的围堵,遏制
美国经济停滞需要中国,中国发展需要美国。
中美关系在交锋中加深理解,在争斗中建立互信。
3-2,中共18大为什么定制在11月8日:
2002年十六大
11月6日、11月8日两个大国的命运。18大为何建制11月,与美国建制对轨。
中共18大以后的城市化,将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也将深刻地影响世界格局。2010年中国高收入家庭2400万个,2020年9100万个,中等收入家庭由1.6到2.02亿,消费2亿到6亿。
基辛格:1971年以来,七届美国政府对华超越党派之争。
3-3、莫言获奖和华为中兴受阻美国巿场,中国崛起的希望世人承认,又怕遭暗算。中国与诺奖交锋、争斗理解、争斗的启示。文化的柔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