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经济发展缓慢的那些事儿


  2004年贵州人均GDP,在大陆排名31,处于最后一名。贵州GDP总量1100亿元。 总量全国排名25。人口数量3525 万。人均人民币0.3121 万元。贵州面积176100平方公里。贵州人口密度200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陆排名第19。18个省级单位的人口密度,比贵州大。12个省级单位的人口密度比贵州小。贵州人口密度也不算太小,也不算太大,但却最穷,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是贵州没有大平原,这是贵州贫穷的根本原因。大平原可以导致密集的农业人口,密集的农业人口,可以导致发达的商业,可以促进工业的发展。可以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效益。体现在交通上,意味着用人均较少的交通投资,带来比较便利的交通网络,带来低成本的交通运行。而交通是工业、商业发展繁荣的,重要媒介。便利的交通可以让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人力资源的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而贵州,由于没有大平原,只有小平原。导致贵州人口密度总体不大,人口分布分散,难以体现人口积聚的优势。阻碍了贵州经济的发展。导致贵州相对四川以及其它省份要逊色一些。

  贵州由于没有大平原,导致贵州交通不便利,导致了各种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共同导致贵州经济发展缓慢。这些不利因素主要是,不利于工业、商业的发展,不利于贵州人口的出行。由于贵州人口出行不方便,导致贵州人口与外界交往少,不利于接受改革开放的新思想,导致贵州人思想的保守。交通的不便利,带来教育成本的提高,不利于贵州基础教育的普及,自然不利于贵州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大平原对于南方省份,意义重大。四川得助于成都平原,广东得助于珠江三角洲,江西得助于鄱阳湖平原,湖南得助于洞庭湖平原,湖北得助于江汉平原。这些都是有名的大平原。还有一些名气不大的平原。都较大的促进了各个平原,所在省份的经济发展。可以发现,这些大平原,是各个省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至少不是各个省份最穷的地区之一。这些大平原,也是各个省份,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一般也是各个省份交通便利的区域。这些大平原,之所以相对富裕,原因就是较大的人口密度,与较好的地形、地势,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也有利于基础教育的普及。可以促进当地商业与工作的发展。

  贵州几乎全部是山区。人们居住在山中的微小平原之中,贵州人把这称为坝子。坝子与坝子之间,有山隔着,交往十分不便。这意味着人们的交往成本很大,大量的时间浪费于路程之中。工业、商业的发展,在这样的交通条件下,很困难,成本很高。经济发展速度自然就比较慢。

  贵州如果想迅速发展经济,需要城市化。把分散在各个坝子里的人口,集中起来,集中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可以使自己的劣势减少。不是人为强制集中,由自由市场决定集中情况与步骤。让贵州人口在贵州省内自由流动,不要限制人口流动。这是贵州政府,可以做到的事情。当然,如果人口可以在全国自由流动,效果更好。这是由中央决策的,贵州政府管不了。贵州应该重点发展,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城市。尽量让这些城市搞大。这样能提高,贵州人口的集中程度,提高贵州人口的密度效益。可以促进贵州的经济发展。比如,在相同的交通投资条件下,可以提高交通投资效益,可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益。人口集中到城市,有利于贵州自然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贵州生态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