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杂谈之五


  当阿迪达斯和耐克这类不可一世的公司挟持“强者为尊”的口号在全球肆虐时,各国的本土公司节节败退。这些本土公司企图模仿阿迪达斯和耐克的轨迹,达到他们的成功的高度,然而,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整个体育世界的游戏规则都在西方,怎么和他们战斗?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赛事—篮球、足球、橄榄球、棒球、网球、高尔夫球--都在美国和欧洲,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典奥运会,其根源也是强权思维横行的欧洲,其诞生的时代也正是欧洲殖民者带着坚船利炮打破世界各国大门的时代。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平衡的比赛,所以他提出“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不足为奇。假如,欧美人处于不利的地位呢?他们就不玩了。比如乒乓球,本来这兴起于西方,但是被中国人玩得出神入化,于是他们不玩了,同时对规则作出种种刁难。在游戏界,有一款非常著名的游戏《星际争霸》,刚开发的版本要求手速极快,心灵手巧的亚洲人把欧美人欺负得满地找牙。后来开发的第二版,就大大弱化了对手速的要求,这样欧美人总算找回一点自尊,可以和亚洲人玩一玩了。所以,不要被欧美人所谓的“平等”所欺骗,当他们处于劣势的时候,就是这么无赖,不是体育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吗,那么作为竞技体育的《星际争霸》,干嘛要大幅降低对手速的要求,这不是在偏袒那些更慢更弱的人吗?

   欧美公司虽强,岂可尽使天下臣服?即便是纣王,残暴无道,以致于天下倒戈,尚外有忠臣为其绝食于山林,内有侍从为其自焚与鹿台,刘邦一统江山,因为宽待数次将他迫入死地的季布而天下归心,尚有田横五百士,宁死而不降,区区一外来品牌,何足以尽驱天下之志士,尽揽天下人之心?

  我们这么多的体育公司,有多少品牌可以和观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悲一起乐?体育,重要的不是成败,不是冠军,而是拼搏的过程,而是英雄与民族血脉逐渐融合的过程。如果一个品牌陪伴这一个地区的球队,和这个球队休戚相关,老百姓会非常认同这个品牌,虽然大多数时间是失败的,但是本地区的老百姓不会放弃自己品牌,老百姓依然需要自己的英雄,无论自己的英雄多么失败,依然要支持他,鼓励他。一旦有一天能够取得成功,本地区的老百姓十分自豪,和这个地区的球队一起成长的小小品牌,必然受到全世界的追捧,这时候,一个小小的本地工厂,可以招罗无数代工厂给它打工,无数渠道争着给他铺货,这个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悲一起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完美的品牌故事。世界品牌的内涵是虚的,唯有虚,方有容,才能为全世界观众所接受,而通过不断的本地化过程,然后把它作实,为当地的老百姓所接受,所以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形象,不会找美国的高尔夫球、橄榄球或棒球明星,而是姚明和刘翔。而小品牌的成长,其内涵必须是实的,唯有找到无论如何也不会抛弃他放弃他的观众,当找到一个机遇把这种对一个地区的爱升华成对人类的普遍的博爱时,就会为全球观众所爱戴,所拥护,许多公司千辛万苦才能打造的渠道和工厂,唾手可得。

   假设这个机遇迟迟不来,那该如何呢?我前面说过,大品牌的高额利润是世界对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的奖励。如果因为你的产品质量不行也罢,因为你所支持的英雄不强也罢,只要是你的贡献还不足以让世界感动,本身就不该享有那种声誉地位和利润。如果你真心地帮助你的民族和民族英雄,你的品牌一定会得到你的民族和民族英雄的支持,在外来品牌的凶猛来袭中,已经处于不败之地。剩下的事情,就是如同前面提到的聪明的学生一样,走在时代的最前沿,通宵达旦地研究最新技术,一旦取得突破,便会一骑绝尘,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级的品牌。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已立于不败之地,只需坚持用功,何愁有朝一日江山不得?

  30年来,报纸上无数次出现,某些国企民企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光荣正确”战略,在二三线乃至四五线城市实现了局部胜利,进军一线城市打败“欧美日帝国主义”似乎指日可待。岂料,一旦跨国公司在一线城市站稳脚跟,然后挥军横扫二三四五线城市,攻城拔寨,无坚不摧。曾经豪言壮语的中国本土公司纷纷败退,惨淡收场。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我们的本土公司只是从渠道上占据了二三线城市,没有和本地人民建立起血脉相通的联系。他们能够得以苟活,只是因为跨国公司还没有还得及顾及这些地方,一旦跨国公司回过神来收拾二三线城市,本土公司只有逃跑的份。“农村包围城市”是绝对的“伟大光荣正确”,它和“论持久战”、“矛盾论”一起,指出了自古以来正义由弱胜强的必然途径,因为这些成就,我认为古往今来只有两个农民领袖,一个是其他所有农民领袖加在一起,作为反抗强权的正义化身,另外一个是毛泽东,他历史性地系统地指出了正义由弱胜强的必然途径。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论述,我将在其他章节给出。

  郎咸平先生说,李宁先生当年本身代表体育精神,所以他的品牌能够获得当时市场第一,但是随着时间过去,年轻人已经忘记了李宁,耐克阿迪代表了体育精神。我觉得这句话值得商榷。李宁确实为我们国家带来了光荣,也代表了体育精神,但是,当他在奥运会上赢得三枚金牌的时候,震惊了世界,也震惊了中国人,这时候,中国人才发现原来有个叫李宁的小伙子,体操玩得不错。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除了小小地激动一下外,我们找遍整个城市,也没有找到练习体操的地方,何况练习体操枯燥而无味。体育上的举国体制为我们国家在众多冷门项目上创造了许多世界冠军,但是也割裂了体育英雄与人民大众血脉相通的联系。与之相反,乔丹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为他疯狂,对他的故事了如指掌,每到周六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他的演出,期待他下场比赛更加精彩,为了争论他是不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大打出手。我们到球场上去玩个酣畅淋漓,幻想能像他一样飞身扣篮。请问,这种体验是李宁能给的吗?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李宁的奋斗故事,但是我们又怎么能给体会他的痛苦和快乐呢?

  现代西方的商业教科书,把利润和利润率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我们许多老板为此疲于奔命。过于重视利润和利润率,会导致极其短视和非常现实的行为,不要忘记,在七十年代,注重长期效益的日本人把欧美人打得一败涂地。西方的商业方法可以作为手段,绝对不可以作为核心,核心还是我们老祖宗的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