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尽管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均伤亡惨重,美国趁机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在经济领域对欧洲指手画脚。但是,在奢侈品行业,美国不能撼动欧洲分毫。因为,虽然欧洲战败了,但是贵族精神没有战败,大量的贵族为了他们的国家,前赴后继,战死在沙场,甚至许多贵族从此断了血脉。而正是这种为了国家勇于牺牲的贵族精神支撑了奢侈品文化,在战乱之后尤其显得珍贵。支撑奢侈品文化的是贵族精神,而贵族精神的核心是责任和牺牲。
奢侈品第二个高产年代,是在经历二战后重建的六七十年代。郎咸平先生分析得很透彻,战后一代成长起来,他们大都生活在比较富裕的生活中,要求自己的个性释放。这时候成长起来的品牌,经郎咸平先生研究,其创始人都是同性恋或者由同性恋倾向。比如BOSS等几个奢华服装现在的流行趋势,基本上都是同性恋的中性化,似乎只有符合这种趋势的服装才能成为世界名牌,才能成为奢华的代表,这就是抓住了“二战”结束后个性解放,部分消费者回归女性化的心理。
我们说,如果在战乱时代,为国家流血牺牲的人是国家英雄的话,那么在和平时代,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人也是英雄。比如,唱摇滚的迈克尔杰克逊和打篮球的迈克尔乔丹,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地位,远远高于美国的国防部长。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奢侈品,符合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趋势:天下思安,不愿再有那么多生生死死的严肃话题,不如活出自我的精彩来。与奢侈品不再只是庄重、严肃、传统的趋势相对应,各种体育运动比如篮球、足球,音乐比如嬉皮士、摇滚乐等娱乐方式得到了空前发展。这个时候的政治人物,已经成为了娱乐界嘲笑的对象,那么这个年代产生的奢侈品,已经无需借助他们宣传,开始运用各种光怪陆离的模特,展示其所含有的对特定人群的人文关怀。
所以,奢侈品代表了一种身份标识。在19世纪前后创立的奢侈品,大都高傲,严肃,保守,传统,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的奢侈品,则显得轻松活泼、古怪精灵或者玩世不恭,比如安娜苏。欧美的有钱人根据自己的定位小心翼翼地选择奢侈品。如果他们愿意为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他们会选择传统风格的奢侈品。他们往往严肃而刻板,身上流的是道德和责任的血。他们爱护这些奢侈品品牌,他们已经是这个国家的成功人士了,已经很有钱了,那么他们有责任保护自己国家的品牌,对于这些工业产品中的顶尖艺术品,如果连他们都不购买,那么还有谁去买?他们深刻地懂得奢侈品文化,他们像爱护自己小孩一样地爱护这些产品,几十年如一日地穿着它,佩戴它,维护它,甚至维护的费用远远高于买一个新的产品,也在所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维护一个品牌的传奇。他们偶尔也会走进轻快活泼的商店,以展示另一方面的自己。
所以,当一群名叫“中国有钱人”的怪兽冲进这些奢侈品店的时候,这些奢侈品店震惊了。面对着这些怪兽庞大的需求和晃眼的钞票,即便是最普通的售货员,他们的直觉就是拒绝。他们明显地感到,这群怪兽除了有钱,什么也不是。这些怪兽不懂得什么叫做奢侈品,只是一群暴发户,他们今天花拿着大把大把的钞票购买自己心血造就的产品,明天就会把这些产品和垃圾放在一起。一个奢侈品传奇的造就,既离不开创造者的精心创造,也离不开使用者的细心呵护。当中国人被拒绝购买在奢侈品店大吵大叫的时候,店员们也在苦恼:怎么才能把这些怪兽支走。
暴发户和贵族的区别在于:暴发户的钱拿来炫耀,贵族的钱是拿来承担责任。
店员们的直觉是对的。事实上,这群中国人真的不懂奢侈品。他们会在购买昂贵的皮包的时候慷慨解囊,使用时却像菜篮子一样地挎在肩上。他们原以为买了奢侈品就可以享受奢侈的服务,但是等他们去维修的时候,当他们得知奢侈品维修一次够买三个新品、换个配件得等待一年的时候,无不目瞪口呆,他们无法理解慢工出细活的精益求精的精神。
如果放任这些人随意购买,对奢侈品本身是个灭顶之灾。假设一家名叫ABC的奢侈品店,将自己的产品大量地卖给这些不懂的人,那么,原先爱护这些产品的欧美上层人士,在发现这些不懂奢侈品的有钱人随意使用奢侈品的时候,奢侈品作为身份标识的作用就会减弱,会感到生气,也为ABC为了赚钱而不挑选顾客的行为感到生气,他们会拒绝与这样的人为伍,进而拒绝ABC的产品。如果拒绝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这个产品就失去了爱它懂它和维护它的客户,失去了它的核心基础,同时,对于那些尚在奋斗以希望有一天功成名就也来消费奢侈品的人,也失去了吸引力,他们的目标客户就只能是那些只是有钱但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如果这些人哪一天心血澎湃有了新的追求,纷纷改换目标,那么ABC的产品就再也没有忠实的客户来维护它,来给它提升形象,将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不得不倒闭。所以,只有像化妆品中的奢侈品,不具有身份标识作用,才会来者不拒。
最近有条消息,“华裔女狂购40个名牌包,竟被Coach列入黑名单”,此前也屡次传出香奈儿、LV拒绝大量购买产品的中国人的消息。事情的原因究竟是不是coach所解释的“公司规定一客户购买同一款商品最多不能超过3件,不同款商品不能超过10件”的店规?当然不是!!这不过是coach让顾客有台阶可下的方法。根本原因是,他们压根儿就瞧不起这些暴发户,也害怕这些暴发户毁了自己品牌的形象,但是他们又很贪婪,想挣这些暴发户的钱。我们的许多国人以为有钱就了不起,拿着LV、香奈儿、coach之类到处炫耀,岂知道,有钱并买不来尊重,更买不来高贵,连将你奉为衣食父母的卖家都瞧不起你,怎么可能凭着一个包包一个大衣就可以获得尊重?而且,奢侈品是作为一个国家贵族精神的象征,购买他国的奢侈品等于向他国投诚,一个投诚的人怎么会引起得到尊重?
品牌杂谈之七
评论
15 views